笛子是中國民間的竹類樂器之一。古代稱為「橫吹」後又稱「橫笛」。相傳為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後,才開始將笛傳到當時的首都長安(即現在的西安)。相傳笛子本來是振奮士氣用的,宋朝後成為伴奏戲曲的重要樂器,其音色清脆高吭,透明而圓潤動聽。
笙古時大笙稱「竽」,小笙稱「和」,史記有「女媧氏製笙簧」,由此推算笙的歷史至少有三千年以上。傳統的笙一般為十三簧或十四簧,經過改革後有廿一、廿四、廿六及三十二簧 等。周朝以來,其簧數介乎十三至十九之間。北笙有十七簧,南笙(又稱蘇笙)有十三簧,其音色清幽而明亮,能吹奏和音與簡單複調,表現力很強,受到廣大聽眾歡迎。
嗩吶又名喇叭是中國古老的民間樂器之一,有二千多年歷史,在明代已普遍流行。在民間的婚、喪等紅白二事以及風俗性之節日中,嗩吶均是主奏樂器。其聲音明亮。它是以一個用蘆葦製的嗩吶嘴而發音,是一種雙簧樂器,其底部用一個喇叭形的金屬製的擴音器,把聲音擴大。此樂器擅於表達雄壯的氣勢及歡暢熱鬧的氣氛。嗩吶可分低音、中音及高音,最小的稱為「海笛」。現時所採用的嗩吶並加上鍵子,稱為「改良嗩吶」。
高胡音色娓婉,柔和細膩,最能表現南方的風土民情,是粵劇的主要伴奏樂器,故又稱粵胡。伴奏粵劇的拉法與演奏中樂的略有不同,伴奏粵劇時需常加花款以突出其色彩,調性也與現代中樂的不同。高胡演奏方法和二胡的很接近,但有時需把它平夾於兩腿間使其音色更細緻動聽。
二胡現為主要的拉絃樂器之一,它的弓是放於兩條弦線之間,其共鳴箱上蒙有蛇皮。因它具有明亮、圓潤與柔和的音色及豐富多樣的演奏技巧,故成為一種廣泛使用的獨奏及伴奏樂器。
琵琶已於公元前三世紀出現,是中國彈撥樂器的其中一種,有四條弦線。其梨形的共鳴箱上的廿六品及樂器上端的六個相都是音位。由於琵琶的表現力豐富,它常擔任獨奏及伴奏。歷史上流傳下來的眾多名曲都是以琵琶獨奏,例如「十面埋伏」等。阮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相傳因由「竹林七賢」的阮咸善彈此樂器,故又名「阮咸」。
阮有四條弦線,有大、中、小阮之分。現代的阮能奏出豐富及細緻的音色,故常用於民間戲曲及說唱樂中。在現代大型樂隊合奏中,它則多參與伴奏。
揚琴源於中東,盛行於波斯(即伊朗)一帶,於公元十二、十三世紀時向西傳至歐洲,流行於東歐各國。約於公元十六世紀時萬曆年間傳至中國。它是利用一對竹棒敲打弦線而發聲。經過多年的改良,特別是增加的滾軸與變音推槽,使調弦又準又快。揚琴音域寬闊,除可彈奏簡單的和音外,亦能奏出快速的琶音,效果流暢明快,經常擔任伴奏及獨奏。
柳琴是流行於江蘇、山東、安徽一帶的民間彈弦樂器。 又名「柳葉琴」、「金剛腿」、「土琵琶」,因其形狀似柳葉,故而得名, 是柳琴戲、泗州戲的主要伴奏樂器。民間柳琴用柳木制作,二弦或三弦,七 個品位,經改革制作的柳琴,三軸,張三弦,用絲弦或鋼絲弦。四度或五度 定弦,音域約三個半八度,有二十四個品位,按十二平均律排列,轉調方便。 用拔子彈奏,可演奏和音或和弦。
葫蘆絲(又叫葫蘆簫、篳朗叨、潑勒翁、布賴、米倫、比格寶、渥格寶、拜洪廖或同格滿),是傣、阿昌、德昂、佤、布朗等族單簧氣鳴樂器,屬簧管樂器,主要流行雲南地區。傣語稱「篳朗叨」,「篳」是傣族氣鳴樂器的總稱,「朗」是直吹,「叨」是葫蘆,意為帶葫蘆直吹的篳。阿昌語稱「潑勒翁」,「潑勒」是簫,「翁」是葫蘆,意為葫蘆簫。德昂族稱「布賴」,「布」是吹,「賴」是葫蘆,意為吹葫蘆。德昂族各地方言又稱「米倫」、「比格寶」、「渥格寶」等。佤語稱「拜洪廖」,「拜」是簧管樂器的泛稱,「洪廖」是葫蘆,意為帶葫蘆的簧管樂器。西盟佤族又稱「背板」。布朗族稱「同格滿」。 葫蘆絲代表作是《月光下的鳳尾竹》。 葫蘆絲的歷史非常久遠,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民間流傳著許多動人的傳說,相傳在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勐養江畔,一次山洪爆發,一位勇敢的傣家小卜冒抱起一個大葫蘆,闖過驚濤駭浪,救出了自己的心上人,佛祖被他忠貞不渝的愛情所感動,把竹管插入金葫蘆,送給勇敢的小卜冒,小卜冒手捧起金葫蘆,立刻吹出了美妙的樂聲。頓時,風平浪靜,鮮花盛開,孔雀開屏,祝福這對情侶吉祥幸福,從此,葫蘆絲就在梁河縣勐養傣族人家傳承下來,梁河的德昂族、景頗族、阿昌族也前來取經,相繼擴大到了整個德宏和其他民族地區,並得到了世代相傳。[1] 傳說二另外有個傣族的傳說是上古時代有一頭凶獸,經常下山來吃人和牲畜。此時有一位大英雄叫做阿泰,他歷經千辛萬苦,到了女媧娘娘的宮殿,女媧娘娘被阿泰的誠心感動,賜予他一隻葫蘆,可以收取妖魔鬼怪。阿泰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等凶獸出現之時,用葫蘆將凶獸收取。但凶獸依然在葫蘆里亂撞,於是阿泰將一根竹子插在了葫蘆的底部,凶獸終於在裡面安靜了下來,再也沒有出來作怪。後來為了紀念阿泰的事迹,大家仿照這葫蘆和竹子模樣作出了葫蘆絲,作為樂器流傳了下來
大鼓的鼓身像一個花盆,故又名花盆鼓。其鼓身由木造成,上下蒙有牛皮。演奏時,需把鼓放於木架上,用兩枝木棒敲打而發聲。在樂團中,有時會使用一套有不同大小的花盆鼓,來演奏旋律性的獨奏片段。
木魚原為佛家的法器,專供唸佛之用。其圓型及中心空的木身外面,刻有魚麟的形狀,用小木槌敲擊而發聲。古書中提及之木魚是用長木刻成魚型之樂器,長達四、五呎,懸掛於佛堂之外,以便召集僧侶用膳時使用。近代樂團中,多使用一套有不同大小 的木魚。
鈸俗稱為「喳喳」,是兩片中央稍為凹陷的圓型銅片合擊的敲擊樂器。在敘利亞、波斯、希臘、羅馬等古國,三千年前已有鈸,但均屬小形;而大形之鈸,似乎在中國才有。鈸是作為法器隨佛教傳入,於東晉前已傳入中國。唐代以後,民間迎神賽會、佛道法事及舞獅舞龍均有用鈸,戲曲中亦有使用。大提琴擁有廣闊的音域,音質雄厚圓潤,音域與人聲接近。
大提琴在十六世紀出現,卻都只擔任低音伴奏的角色,直到巴洛克時代後期,才確立其獨奏樂器的地位。低音大提琴全長約200 公分,演奏者必須站立拉奏。加入合奏中,可以使整個合奏發出充實的音響與立體效果,因而成為管弦樂、室內樂、爵士樂等所有合奏種類的基礎。
100417天韻國樂團文化中心演奏曲目
By 三十而立, on 四月 11th, 2011
(一)武術
(二)上海灘--三十年前香港知名的港劇,故事以民國年間的上海為背景,描述上海幫會內的人物情仇,由周潤發、趙雅芝主演,《上海灘》的同名主題曲由顧嘉煇作曲、編曲,黃霑填詞,是粵語流行曲的經典之作。
三) 蘇堤漫步──這首小曲以典雅、古樸的旋律,細膩的描繪出杭州西湖的秀麗景色的一角:遊人悠然自得地漫步在蘇隄上,觀賞著如詩如畫的美景。本曲為現代絲竹樂之創作曲,曲意溫馨柔美,風格明亮流暢,充分展現出江南絲竹之特色。
(四) 鬧新春──此曲是以a-b-a的形式寫成,引子以歡慶佳節的熱鬧場面開始,輕快的節奏表現出新春歡樂的氣氛。慢板的部份是歌唱性的抒情主題,描寫全家團圓,溫馨的氣氛,之後再回到第一主題,最後全曲在熱烈的激昂情緒下結束。
(五)水鄉綠野--顧冠仁作曲
此為春天組曲(五樂章)中的第四樂章
樂曲以豐富多采的民間音樂為素材,通過對各地多種風俗場景的描繪,表現了生氣勃勃的春天景象,全曲由五個樂章組成:
1. 杜鵑花開~春天來了,杜鵑花開遍了山崗、山野,把山河妝扮得分外嬌柔豔麗。
2. 駿馬奔馳~春天是賽馬的好季節,牧民們騎著心愛的駿馬,奔馳在大草原上。
3. 苗嶺春早~報春鳥的歌聲帶來了春天的訊息,蘆笙和月琴奏出了人們熱愛的家鄉民謠,熱愛生活的心聲,勤勞的山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的生活
4. 水鄉綠野~春天把水鄉染成一片綠色的海洋,繪成一幅綠光瀲灩的畫卷。
5. 天山盛會~春天的節日來到了,各族人民於盛會時來到山腳下,姑娘們翩翩起舞,小伙子們引吭高歌,人們沈浸在歡樂的節日裡
(六)美麗的凬尾竹--以雲南地方色彩為素材,描寫鳳尾竹隨風搖曳,宛如一位少女翩翩起舞婀娜多姿。樂曲中”把鳥”領奏、揚琴”跟隨,自由而優美的旋律,意境深遠,接著樂曲熱烈興奮起來,時而富有歌唱性,時而富有跳躍性,恰似一對對戀人載歌載舞,氣氛愈來愈奔放,全曲在旋轉中結束。
(七)賽馬--賽馬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二胡名曲,是黃海懷先生根據內蒙民歌《紅旗歌》改編而成的。樂曲表現了在蒙古族人民傳統的賽馬盛會上,緊張激烈的場面。其磅礴的氣勢、熱烈的氣息、奔放的旋律而深受人們喜愛。原本該曲都是二胡獨奏,我們這次是以合奏的方式來表現,另有一番不同的風味。
(八)十面埋伏--《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反映楚漢相爭的同一歷史題材,同樣是採用章回式結構,都分為作戰前的準備階段、作戰情景、戰爭的結局三大部分,但立意不同。《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劉邦,重點段落是:「埋伏」、「雞鳴山小戰」、「九里山大戰」,樂曲高昂、氣勢磅礡;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項羽,重點段落是:「楚歌」、「別姬」,樂曲沉悶悲壯。
全曲共十三段(汪煜庭傳譜),採用章回小說結構,一、列營;二、吹打;三、點將;四、排陣;五、走隊;六、埋伏;七、雞鳴山小戰;八、九里山大戰;九、項王敗陣;十、烏江自刎;十一、眾軍奏凱;十二、諸將爭功;十三、得勝回營。
樂曲從戰爭的準備階段開始(從列營到走隊),節奏由慢漸快,以琵琶模擬戰鼓聲、渾厚雄壯;接著是一段吹打樂,全用輪指演奏模擬號角聲。然後進行排陣、點將等等,這都是古戰爭中必有的內容。
真正精彩激烈的在作戰部分(從埋伏到九里山大戰):埋伏表現了伏兵重重,楚軍被圍得水洩不通的情景,然後是在雞鳴山進行一段小規模作戰,到九里山大戰則是全曲的高潮,運用琵琶高超複雜的絞弦技巧真實地再現了戰爭的慘烈:人仰馬嘶聲、兵刃相擊聲、馬啼聲、吶喊聲等等,驚心動魄,讓人振奮。中間一段琵琶長輪模擬簫聲,隱約透出四面楚歌,暗示項羽兵敗。
最後的結局(項羽敗陣到最後):項羽自刎,劉邦得勝回朝,音樂結束。全曲氣勢恢宏,充斥著金戈鐵馬的肅殺之聲。
《十面埋伏》可以說是把古代琵琶表演藝術發揮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創造了以單個樂器的獨奏形式表現波瀾壯闊的史詩場面,直到今天,《十面埋伏》依然是琵琶演奏藝術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名作。
(九)秦川抒懷--作曲者馬迪,樂曲取材於陜西戲曲〔秦腔〕和〔碗碗腔〕,作者以笛子的演奏技法,摹擬板胡的壓揉弦與滑音的效果,使樂曲倍增情趣。
(十)台灣追想曲--作者為蘇文慶,全曲共分五段
A段:序奏:自由板,以笛子悠揚的音色,引導出思鄉情懷的意境。
B段:主題旋律:如歌的行板,由二胡擔任主奏,之後以管樂擔任主奏,苗繪出台灣是個好山好水的地方。
C段:快板:以打擊樂特有的音響色彩,運用切分音等節奏變化,烘托出熱鬧的氣氛,並搭配著樂團演奏,前段音樂有著歡樂愉快的心情,富舞蹈性的旋律與節奏。後段音樂,運用力度上的變化和音符音型的跳動轉折以及拍號的轉換等,象徵著台灣社會在發展過程中,所遭遇到的許多困境
D段:主題再現:行板:樂團以磅礡的聲響氣勢,歌頌著美麗的故鄉。
E段:尾奏:急板:快板的主題動機重現,在熱鬧喜悅中結束本曲。
樂曲結構嚴謹,音樂流暢,深受大眾喜愛
(十一)康定風情- -《康定情歌》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情歌,我們現在要演奏的康定風情,就是從康定情歌這首民謠改編而來,中段的慢板以笛子及二胡表現男女互訴情意,情境優美,此曲不僅歌頌情愛,也是一幅美麗的風情畫卷。
(十二)民謠組曲--由丟丟銅,桃花過渡及草蜢弄雞公三首民謠組成
丟丟銅--這首大家耳熟能詳的台灣民謠,源自舊時蘭陽地區火車經過山洞時,「滴、滴、咚」的滴水聲所自然形成的一串串音符,人們期待未來的興奮心情,轉變成隨口哼唱的宜蘭調。
桃花過渡--是車鼓戲的一種,通常由一旦(桃花姑娘)一丑(撐渡阿伯),以歌謠和簡單舞蹈,相褒對唱演出,一來一往,歌唱間並加入笑料對話,生動活潑;於農業社會時期,是迎神賽會深受歡迎的陣頭。
草蜢弄雞公--此曲為歌舞短劇的對唱相褒小戲曲,描述風趣而善解人意的阿伯與小姑娘之間的調侃逗情,演唱時男女雙方一來一往,妙語如珠,頗能道出男女情愛的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