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 教務中心

99年10月17日-文化藝術養生「 精神生命的潛力 」

99年10月17日-「新時代文化藝術養生」系列講座   

講題:精神生命的潛力

地點:台南市立文化中心B1會議廳

講師:劉通敏 教授

 講題大綱: 

一、精神生命入水不溺、入火不焚 

二、宇宙生命的涵義 

三、靜坐(打坐)與宗教哲學科學 

四、結語

 內容摘要: 

   佛陀說:{向內心看你就是佛陀}

   人生最難把握的就是自己的心

修道既是修心】。

四十年前也就是一九六九年七月廿日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步下阿波羅二號 登月太空船,當他踏上月球表面那一刻的名言:「“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透過位於美國德州休士頓的航空太空總署(NASA)傳至本系星地球各角落。

聰明的人類想出利用推進劑的燃燒產生足夠的推力推動探空火箭,以排除自然律地球引力(萬有引力)的束縛,將太空船送上外太空。

人類既然懂得操控物質,是不是也已體悟出使精神生命掙脫自然律束縛的方法,以升勝到更高層的天界?答案是肯定的!

中華民族的先知、先覺告訴我們此種能力之自植,操在人生之中,而不在人生之外。

美、蘇兩國在太空科技方面獨領風騷近一甲子,將太空船(有形物質)送上有形宇宙的外太空;而中國的老祖宗幾千年來悟出可從<靜>中達到精神修養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因而傳下的煉心與靜坐修持方法,則可將性靈(無形精神)送到靈界的高層天界!那裡充滿了能量與意識訊息(靈團)。隨著靜坐與心性修持層次的提升,人類的性靈可與這些不同頻率靈團親和交流。

 唐代僧人寒山子詩」:

生前大愚癡、不為今日悟,

今日如許貧、總是前生作,

今日又不修、來生還如故,

兩岸各無船、渺渺難濟故。

精神生命的潛力

「新時代文化藝術養生」系列講座   免費入場

講題精神生命的潛力

時間:99年10月17日(星期日)14:30~16:30

地點:台南市立文化中心B1會議廳

講師:劉通敏 教授

學歷: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機械與航太工程博士

現職:國立清華大學講座教授

經歷:財團法人天帝教天人親和院副院長

中華民國航空太空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理事長

      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會士、中華民國航空太空學會會士

中華民國力學學會會士

中華大學創校校長、逢甲大學研發長暨工學院院長

      國科會熱流學門、能源學門、航太學門召集人、主委室顧問

      國防部科技顧問室顧問

講題大綱:

一、精神生命入水不溺、入火不焚

二、宇宙生命的涵義

三、靜坐(打坐)與宗教哲學科學

四、結語

內容摘要:

四十年前也就是一九六九年七月廿日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步下阿波羅二號登月太空船,當他踏上月球表面那一刻的名言:「“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透過位於美國德州休士頓的航空太空總署(NASA)傳至本系星地球各角落。

聰明的人類想出利用推進劑的燃燒產生足夠的推力推動探空火箭,以排除自然律地球引力(萬有引力)的束縛,將太空船送上外太空。

人類既然懂得操控物質,是不是也已體悟出使精神生命掙脫自然律束縛的方法,以升勝到更高層的天界?答案是肯定的!

中華民族的先知、先覺告訴我們此種能力之自植,操在人生之中,而不在人生之外。美、蘇兩國在太空科技方面獨領風騷近一甲子,將太空船(有形物質)送上有形宇宙的外太空;而中國的老祖宗幾千年來悟出可從「靜」中達到精神修養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因而傳下的煉心與靜坐修持方法,則可將性靈(無形精神)送到靈界的高層天界!那裡充滿了能量與意識訊息(靈團)。

隨著靜坐與心性修持層次的提升,人類的性靈可與這些不同頻率靈團親和交流。

合辦單位: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天帝教台南市初院

協辦單位:極忠文教基金會  中華民國紅心字會

每週二、四免費天人炁功服務及靜心靜坐傳習 (晚上19:30~21:30)

天帝教台南市初院

台南市崇學路46號  TEL:06-2693600.2904903

光氧讀商周筆記:成功企業-九敗求一勝

光氧讀商周筆記
日本首富柳井正
每個人都討厭失敗,但不願面對,只會重複同一種失敗。
一個有安全感的人,永遠不須為自己辯護,他懂得正面處理批評,不卑不亢的看待自己,珍視自己的優點,改正缺點
何飛鵬:為何有人會變聰明,有人永遠不會有進步?有心與無心耳!
債劵天王葛洛斯(Gross):
人類的自由意志受貪婪腐蝕
而常一廂情願的以希望代替常識
借貸本是好事,但我們常不量入為出的負債
欠缺憂患意識而喪失良好生活水平
盧彥勳:壓力也好、苦練也罷,要成為世界頂尖,就得找到方法、克服問題。
每個當下全力以赴,不設限,達成一個目標,就再設定另一個目標,全力達成
培養熱情,找到進步的理由與方法。朝既定目標前進。
光氧:哇!成功是一艱難而辛苦的路,非僥倖可獲致!

常親常和 師恩永銘(上)

台南市初院/劉敏首

師尊賜我的「天人親和」,

讓我在失意不振、疏於五門功課時,

指引了反省的方向;

讓我在接受波波考驗時,

多一分磨考,多增一份道心;

回首這十多年的奮鬥歷程,

只有心存感激,更不忘再立宏願,

在天帝教裡一門深入,安身立命。

  欣逢帝教復興二十週年,亦是我進入帝教第十二年,回顧個人十二年來,隨著人生角色的變換,對師尊、師母的身教、言教、心教的體悟與日俱增,更對他們的慈悲護佑有著無限的感恩。

師尊無形指引 領我奮鬥不懈

  民國七十七年十一月,我在敏史、光氧的引進下皈師,年底隨即參加先修七坤十期靜坐班,之後也參與宗哲社的創社。那幾年,很多成大同學都由他倆人熱心引進皈師進入帝教,至今許多人仍是帝教的忠誠弘教先鋒。

  回憶我進入帝教的動機,是想真正走入修行的生活,學習自救救人。大四那年,飽受磨考的心好不容易開始沈澱下來,對於敏史所介紹的帝教,莫如師尊精神療理(今更名為天人炁功)的神奇及靜坐修煉的益處這兩者最吸引我。由於父親的遽逝,我曾想當護士助人,後來沒此緣份,當時心想:若習得精神療理豈不是能一圓助人的宿願;再者,靜坐修煉,祈禱懺悔亦可了除過去幾年所積欠的業債,還我清淨本心。

  進入靜坐班後,開始融入教院這個大家庭,當時專職的光創同奮(現為青年團開導師)對我們學生照顧有加,至今仍十分感念他為我們的付出。民國七十八年,師尊年高八十九歲,身體仍十分硬朗,他南下巡視時,都是住在台南市初院。所以,師尊每次來台南總不忘聚集成大同奮親和,能與師尊共聚是當時初入帝門的我引以為榮的事。靜坐班結業之後,有位成大的光整同奮要回馬來西亞,光創帶著他及幾位成大同奮進鐳力阿見師尊,師尊賜予墨寶勉其回國持續奮鬥,光創請求師尊也給予其他宗哲社同奮墨寶勉勵,於是敏史、光氧、光證、敏秤及我……等同奮都領受了墨寶,我得到的是「天人親和」。之後,此墨寶陪著我渡過十年的奮鬥過程,我常思索師尊為何要賜我「天人親和」?特別在我失意不振、疏於五門功課時,它指引了我反省的方向。

  《師語心傳》一書中,在八十五年五月廿一日師尊曾降示:「本席雖已證道,終結世間肉體生命之路,但於無形無時無刻不與同奮相契,只要是一心向道真誠犧牲奉獻的同奮,本席無不一一護佑與加持。」然而,「帝教同奮是三分自修再加上七分上聖的加持,主要是為了搶救未來的三期末劫,至於個人的現在劫與過去劫,若因種種機緣成熟,再加上同奮之心性自大自傲,誦誥不誠,還是要受到應有的報應。所以我一再告誡同奮注重實踐的修行,……要以昊天心法為修持,以救劫弘教為行,不可稍有懈怠,而最簡便的修煉就是真心誠意的『祈禱誦誥』。……同奮既然是救劫天使,自有非凡使命,『斬斷前世業力緣,成就上聖返先天』,生與死之間,盡責了命而已!」(八十五年二月十六日降示)《師語心傳》是師尊證道後的諄諄叮囑,一如他老人家在世時那般熱切,然而我真正實踐多少?想想不禁十分懺悔!

接受考驗也是奠定自己道心

  回想七十八年四月正宗靜坐班結業後,是我承受各種考驗的開始,母親當時重病需照料,除此還有道心、學業、感情各方面的磨考,但我仍勉為力行五門功課,假日回台南誦誥,研讀師語、靜坐要義、清虛宮弘法院教師講義,也試著從我所理解的宗教團體如:慈濟、佛光山、法鼓山及一貫道、基督教中找出、體悟出與帝教共通的精神,以證明萬教同源,而我願在天帝教裡安身立命,一門深入。那一年是在接受考驗也是在奠定自己的道心,也想問自己:「什麼是天帝教?」「我在天帝教中修的是什麼道?」

  很感謝當時台南市初院光團教長的鼓勵和照顧,是他告訴我很多親炙師尊的事蹟,其對師尊的感佩之情溢於言表。他也勉勵我不怕磨考。另外,還要感謝光創、敏勝及宗哲社同奮的協助,讓重病的母親順利皈師,之後,我虔心誦唸廿字真經迴向,病情竟大為改善,一直穩定至今。

  道友同奮的提攜、勉勵外,我也不忘培功立德,在那一年任教小學代課老師時,認真教學給予孩子們活潑揮灑的空間,並每天帶他們唱誦廿字真言,靜心靜坐及反省,更自費請小朋友遊成大,讓他們對大學有份憧憬。去年他們考上大學後,又再度來看我,闊別七、八年,分享他們的喜悅,也為那一年用心播撒廿字精神的善緣,畫上美好的句點。

  所以,我在靜坐班結業後,一方面承受考驗仍不忘奮鬥;另一方面要感謝道友、同奮的支持,而最重要的是我常向師尊、師母及宗主祈禱,讓我有智慧、有力量、有勇氣去克服磨考,這或許是「天人親和」墨寶給予我的啟發吧!第二年,我十分順利考上研究所重回台南奮鬥,這是我的願心,也是師尊師母的慈悲加被。

  考上研究所之後,並不是從此一帆風順,而是另一波考驗的開始,然而有過去的奮鬥經驗,我對「多一分磨考,多增一份道心」頗有體會。不如意時,上光殿祈禱,向師尊師母默禱傾訴,每每祈禱親和之後,心中彷彿充電一般,然後再接再厲面對問題。

編註:本篇文章,在帝教復興廿年時,傳播出版委員會舉辦之「帝教20紀錄片」活動中獲得優選,雖然時空轉移,已是四年前的作品,然而,全篇樸實無華,以平常心不斷奮鬥,感恩、惜福溢於言表,很值得我們學習體悟。今後也將配合【心靈玄虛鐘】的主題,不定期刊登其他佳作。

10/3文化中心講座: 道教的生命終極關懷-長春真人丘處機的修道人生

「新時代文化藝術養生」系列講座  

講題:道教的生命終極關懷-長春真人丘處機的修道人生

地  點:台南市立文化中心B1會議廳

時  間:99年10月3日(星期日)下午2:30~4:30

講  師:劉見成 博士

學經歷:東海大學哲學博士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人文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弘光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訪問學者

        極忠文教基金會研究員

現  職: 弘光科技大學通識學院副教授

著  作:專書-《形神與生死》、《謬誤‧意義與推理》、《道教的終極關懷》

        論文-〈養氣與坐忘:司馬承禎的修道思想〉、〈老子《道德經》中的     

              道論與修道思想〉、〈觀天之道‧執天之行:《陰符經》的修道思

              想〉、〈止於至善:人文精神與莊子的精神超越〉、〈修心見性‧

              見性成仙:長春真人丘處機的修道思想〉、〈存在的困境與生命

              的超越:道教的觀點〉、〈論仙的歧義性:以《鍾呂傳道集》中

              之仙論為例的考察〉等數十篇。

         詩集:《道心觀物吟-戊子詩稿》、《老子吟》、《照曠混冥集-讀莊詩

              稿》、《涵宇集-己丑詩稿》

講題大綱:

     §§.道教的生命終極關懷

     §§.丘處機生平事略(含王重陽)

     §§.丘處機的修道思想

      §1.為什麼要修道?

      §2.如何修道?

         ‧性命雙修惟貴見性

         ‧修心見性見性成仙

         ‧內修性命外積福行

內容摘要:

   「修道成仙」是道教的核心信仰,成仙是一個道教信徒所追求的宗教理想,

一個道教信徒追求「修道成仙」,那是一個捨凡入聖的轉化過程,也是一個

解決存在困境的生命超越之道,自我超越之後而有度世濟人之心行,這就 

是道教的生命終極關懷。

本講以長春真人之修道人生來展示道教的終極關懷。

9/24.(五)傳教傳道閉關同奮-心得分享

9/24.(五)傳教傳道閉關同奮-心得分享

傳教班:

敏茵: (1)靜心是最大收穫,將心比心,互相體諒、學習、關懷、考驗。

      (2)反省懺悔,心性修持提升,心輕氣輕。

元純: 一直考,一直在考,考到你覺醒

光憑: (1)快快樂樂的進關,平平安安的出關。

      (2)煉心:一無所有,心如止水。

      (3)發大願:真誠的願望,人間三分努力,天上給你七分助力。

光氧: (1)理路行路並重。

      (2)忍耐功夫。無形調靈調體,心性是敞開的。

      (3)痛到滿心歡喜。

 傳道班:

靜真: (1)真誠面對內心深層的聲音

      (2)反省懺悔使心平靜下來〈寬心悔過〉

      (3)放下〈自解心鎖,面對生死〉。

 鏡史: (1)起心動念時時刻刻注意,放下一切〈轉念〉。

 (2)意猶未盡。

 (3)關關難過關關過〈無所遁形,無形的安排〉

敏熱: (1)感恩

  (2)從新〈心〉學習

  (3)慚愧

 結語:  (1)天命ó發願

              (2)面對自己→都是心的問題

              (3)濟世救人,生活中修道、修道中生活。

               (4)入塵不染塵。

               (5)吃苦當作吃補。

 

深耕深根–台南市初院奮鬥日活動報導

深耕深根–台南市奮鬥日活動報導

台南市初院奮鬥日從七月開辦至九月份,已經是第三次了,回想起當時教院想開辦奮鬥日的原因有兩個:(1)延續自然養生的活動概念,讓當時初皈的新同奮能繼續保有奮鬥意識直到參與正宗靜坐班為止。(2)號召老同奮每月一次回娘家共同奮鬥。

 既然是奮鬥日就一定要有奮鬥的精神和內涵,因此在活動安排上,考量了身心靈的能量補充,身的部分有中午的生機飲食、心的部分有下午的影片賞析、靈的部分則是午課的誦誥與會坐。讓參與的人在經歷一天的奮鬥後,身心靈皆能得到有形和無形的加持。

 奮鬥日的各項活動則是由各中心與教長共同負責舉辦。生機飲食由管理中心與坤院負責、午課司儀由道務中心負責、主儀則由教長級以上同奮擔任、下午的新和活動則由教務中心舉辦。透過這樣的全院活動不僅帶動同奮回來奮鬥,更重要的是各中心與教長們的共同參與,在此過程,凝聚共識、強化彼此間的親和力。

 而活動的規劃除了準備餐點外,還加入了教學活動,讓主廚同奮拿出自己的拿手好菜,教導想要學習的同奮,讓活動增添不同的樂趣。下午的親和活動,前兩次是以影片賞析與觀後討論形式為主,雖是影片賞析還是要有所內涵,七、八月份看了秘密影片,其中所指的心想事成,正好與誦告救劫念力相互呼應。九月份至十二月份則是邀請柳光赦同奮來講述奮鬥相關議題,九月份談的是如何造命,期望同奮能向自己奮鬥、進而向天奮鬥、向大自然奮鬥。十月份預計談的主題是本師世尊的奮鬥歷程。

 在九月份的活動中見到老同奮回來,內心真的很感動,筆者加入天帝教已將近17個年頭,這期間來來去去的同奮很多,以往教院的活動較著重於渡人,針對老同奮的活動則少有著墨,如何舉辦活動讓老同奮繼續保有奮鬥的動力與心念,是很重要的課題,這也是奮鬥日希望可以達到的目標,讓老同奮一個月至少回來奮鬥一天。雖然這幾次的活動辦得算是成功,但還是要能求新求變,讓活動更多元化,才能持續創造吸引力,不斷吸引老同奮回來奮鬥。

最後要感謝所有幫忙奮鬥日活動的同奮,沒有他們就不會有這個活動,而參與奮鬥日的同奮也是值得肯定,有了他們的參與才能鼓舞舉辦活動的同奮,同時也感謝無形的護持,才能讓活動順利的完成。

研究發現 摩西分開紅海…有影哦!

研究發現 摩西分開紅海…有影哦!

更新日期:2010/09/23 09:36 編譯組/綜合報導

美國研究人員21日表示,舊約聖經中摩西分開紅海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故事,可能真有其事,不過分開紅海的恐怕不是摩西,而是一股強大東風徹夜吹拂,吹開了紅海。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CAR)和波爾德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小組表示,在一項風力如何影響水的大規模研究中,電腦模擬顯示,風力可將水吹開,使河水倒退與沿岸潟湖合併。

 研究小組領導人NCAR的德魯斯(Carl Drews)說:「模擬結果與出埃及記的記載相當吻合。經由流體力學可瞭解到海水分開的機制,風力根據物理定律將水一分為二,露出中間一條安全通道,然後水又迅速倒灌合攏。」

 對紅海分開的事蹟,各宗教版本記載略有不同,但都提到在約3000年前,摩西率領以色列人逃離埃及,後有法老王追兵,但紅海一分為二,讓摩西和族人安全走到對岸後,海水又合攏淹死追兵。

 德魯斯和同事正在研究太平洋颱風及強大的持續風力對深海的影響。

 研究小組看中地中海南端一處可能為摩西故事發生的地點,研究各種不同地形的模擬實驗,希望重塑當時情景。模擬條件是一處像尼羅河的U型河谷,且沿岸是瀉湖的地形。

 模擬顯示,當每小時風速103公里的強風,連續吹拂12小時後,可將河水吹退2公尺遠,顯露出來的陸橋長達4公里、寬5公里,維持空曠達4小時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