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 台南市初院

文始真人研究 張煒玲

文始真人研究(一)文/張煒玲
研究緣起
  民國七十七年,敏史發願於成功大學成立「宗教哲學研究社」,兢兢業業於社務,七十八年初師尊召見,明指道教文始派修行與帝教無為法靜坐之相同點,並期許戮力研究,揭發二者之異同。於是碩士論文以研究文始真人為方向,多年的研究,深感其學浩瀚。
  今陝西省周至縣之樓觀台其地被奉為「道之源、仙之祖、教之本」1之道教聖地,地位隆崇,有「仙都」、「天下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之美稱2,樓觀聖地之形成與樓觀道派派祖尹喜之神化相表裡,《樓觀本記》與《樓觀先生本起內傳》是敘述樓觀聖地之作,開宗明義即指樓觀聖地之說源於關令尹喜聖人之崇拜。
  歷來尹喜真人地位隆崇,如唐‧吳筠作〈文始真人詩〉云:
  「文始通道源,含光隱關吏,遙欣紫氣浮,果驗真人至;元誥已雲錫,世榮何足累,高步三清境,超登九仙位。」3
  元朱象先撰《終南山說經臺歷代真仙碑記》(以下簡稱為《碑記》)稱尹喜為「九天仙伯文始先生無上真人」,元順帝至元三年,封尹真人為:「無上太初博文文始真君」4,元張雨撰《玄品錄》,將尹喜真人列為最高的道德品首位5,《諸真宗派總簿》有載「道祖:尹喜派」,尹喜真人與老子並為道教之道祖,其地位隆,境界高矣。依傳說文始先生尹喜真人傳下三個系統:
  (一)樓觀道派:依據《碑記》所載,詳見《中唐以前道教樓觀派史研究》(敏史著)
  (二)文始法派(丹鼎先天無極道派):「大道淵源始於老子,一傳尹文始即關尹子,尹傳麻衣即李名和,李傳陳希夷,陳傳火龍真人,火龍傳張三豐。」6
  (三)據《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傳記所載,綜合其傳承如下:尹喜真人──尹軌──杜沖──彭宗──宋倫──馮長──姚坦──周亮──尹澄──王探──李翼──河上丈人──安期生──馬鳴生──陰長生──徐從事──魏伯陽──張道陵──王長──趙昇──李亞。
  依此三系統,樓觀道派奉尹喜真人為派祖,據《歷世真仙體道通鑑》所載之傳說:張道陵亦為尹喜真人一派,尹喜真人之地位普受道教所推崇,至於丹鼎派之文始法派亦被尊為老子大道之始傳者,同時歷來修仙者言仙家大道,均謂成就以文始派最高超,有云:「道門丹道派中,以重陽派最大,而以文始派最高。修文始派之虛無大道,下手最難:全在修一己真陽之氣,以接天地真陽之氣,盜天地虛無之真機,以備我神氣之真機,看來似無邊際,又無落腳處,實則只要工夫做將去,自能體會到虛中有實,無中有真。」7
  所謂文始派修法最高,《僊學真銓》亦力主之,認為其餘丹法,即上乘者亦有所失,惟此派之虛無大道「最圓明澄澈而無渣滓」。尹喜真人亦受修仙者流重視,由此可知也。
關令尹喜傳說之考證
  樓觀道派自稱法脈源自關令尹喜,直承老子;道派之名曰樓觀,亦是源於關令尹喜故宅之傳說:「樓觀者,昔周康王大夫關令尹喜之故宅也。以結草為樓,觀星望氣,因以名樓觀,此宮觀所自始也,問道授經,此大教所由興也。」1
  傳說關令尹喜觀星望氣之草樓,位於終南山北麓,今日終南樓觀有尹喜故宅─樓觀臺、說經臺、老子墓、老君煉丹爐、老君昇天石及宗聖觀等遺蹟,它反應在樓觀這個地方,老子與關令尹喜傳說之盛,樓觀道派承北方道教宗老子之傳統,然並不似張道陵、寇謙之造構老子降授之神跡來突顯派祖地位,而直以《史記》〈老‧莊‧申、韓列傳〉所載:老子過關、請老子著《道德經》的關令尹喜為派祖,藉老子與關令尹喜之同時代性,彰顯關令尹喜所傳的樓觀道派之正統性。然,樓觀道派果是先秦尹喜所開創?非常值得探討。
第一節
一、先秦之關尹
  先秦典籍中,有見老子與關尹或關尹子之記事,至於「老子與關令尹喜」並列,則首見於《史記》〈老、莊、申、韓列傳〉載:
  「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迺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彊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迺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史遷記此事,不知何據?羅根澤先生推測「疑本於古本《關尹子》」2,《關尹子》是書也,《漢書》〈藝文志〉道家類著錄「關尹子九篇」3,《魏晉南北朝藝文志補》及《隋志》、《唐志》皆不著錄,殆佚久矣,今本《關尹子》出於南宋永嘉孫定家,為依託之作,世有定論。所以羅根澤先生之推測無所驗證,史遷記此事,雖不知何據?但提供了三項可資考證之傳說,而此三項傳說亦留給後人想像、創作之根據,其一為:老子去周出關;二為老子至關,授關令尹喜上下篇;三為老子莫知其所終。此三點為後世神仙家及道士充分繁衍。
  研讀古籍,由於沒有標點符號的標註,句讀中有很大的差異,〈老子列傳〉之「關令尹喜曰」此五字即為一例,關令尹喜可解釋為:
  1.姓關名尹,令為衍字,喜為喜悅貌。
  2.姓關名尹,令為職稱,喜為喜悅貌。
  3.姓關名喜,令尹為職稱。
  4.姓關名喜,令為衍字,尹為職稱。
  5.名喜,關尹為職稱,令為衍字。
  6.姓尹名喜,關令為職稱。
  第一、第二種看法認為姓關名尹,查諸先秦諸子書中,確有稱關尹或關尹子者;第三、第四種的看法認為姓關,查漢《風俗通》有載關姓,乃「關令尹喜之後」之語;第五種解法認為「關尹為職稱,令為衍字,喜為人名」,考諸典籍,確有「關尹」之職:「周之秩官有之,曰:敵國賓至,關尹以告,行禮以節逆之。」4是周之關吏稱為關尹,並認為《史記》中「令」字為衍文,東漢班固於《漢書》〈藝文志〉載:「關尹子九篇」,自註曰:「名喜,為關吏,老子過關,喜去吏而從之。」5東漢高誘注《呂氏春秋》亦云:「關尹喜,師老子也」6,又題「關尹,關正也,名喜,作道書九篇。」7皆以關尹為官名,喜為人名,採第五種看法;東漢又有認為是「姓尹名喜,關令為職稱」之說,如歷仕和帝、安帝、順帝三代之李尤,作〈函谷關賦〉直云:「嘉尹喜之望氣」8,《莊子》〈達生篇〉「子列子問關尹曰:至人潛行不窒」,對「關尹」二字釋文曰「關尹:關令,尹喜也」9,採第六種看法。
  以上六種觀點未知孰是,對《史記》「關令尹喜」此句,由於句讀不同,而有不同之解釋。查諸先秦典籍,發現並無「關喜」、「尹喜」之記載,但有與老子之道極相似之「關尹」。
(一)關尹思想
  先秦典籍,提及關尹者有《莊子》、《呂氏春秋》、《列子》等書,《列子》成書晚,東晉張湛序《列子》謂過江時僅存〈楊朱〉、〈說符〉、〈目錄〉三卷,後又得二種殘本,方合成全書,可知《列子》後二篇乃張氏原本,前六篇雜湊而成,故不免有前後重複或補綴之跡,因此,《列子》非先秦之作品,然其中多載有關尹記事,《關尹子》是書,於東漢班固撰《漢志》時猶可見,因此,《列子》〈楊朱〉、〈說符〉二卷所載關尹事,其載必有所據,故也不廢其為探索關尹之補助線索。
  《呂氏春秋》〈不二篇〉舉天下豪士有十人,關尹列於第四位:「老聃貴柔,孔子貴仁,墨翟貴廉,關尹貴清,子列子貴虛,陳駢貴齊,陽生貴己,孫臏貴勢,王廖貴先,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豪士也。」10
  將關尹思想簡稱之為「貴清」,《莊子》〈天下篇〉亦載:「關尹曰:『在己無居,形物自著,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芴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嘗先人而常隨人。』」
  簡單地說,關尹在「鑑照萬物」,立據點在「虛己接物,獨主清靜」。〈天下篇〉這段思想,在唐宋後人所依托之《文始真經》中有收錄,逍遙子牛道淳與抱一子陳顯微贊此乃聖人「動靜無心」之為11,今人熊十力先生析論《天下篇》關尹學說,道:
  「在己無居:居者,藏義。無居,謂無藏,空一切障也,是體乎真空也。(真實而空,曰真空。此空,非空無之空,乃以無形、無象、無作意、無感染等義,說為空。)形物自著,真空而妙有也。真空故成一妙有,不空,即是對礙,焉得肇群有、著形物乎?其動若水、其靜若鏡二語,不可分析去理會,蓋動靜一原,若判而二之,則非其旨矣。宋明理家,其學多緣於道,而稍參以禪,往往求所謂靜若鏡,而失其所謂動若水,此其流弊甚大,而實未聞關學。……關氏就心德而言:心之體,原是動若水、而靜若鏡的。吾人不能保任與涵養之,則蔽於物慾,失其動靜合一之本體。夫心:動用不息者也,故言若水,是生生活躍之極也,然常動而常寂,非昏擾之動也,故又言其靜若鏡。」12
  熊氏之析論,精妙也,關尹提出心之體在常動而常靜,其動若水而能生生活躍,其靜若鏡、以鑑照不離本心,以此常保真空,自得妙有,比《呂覽》撮要為「關尹貴清」,更深一層。
  後人亦引證關尹這清靜虛己思想,來說明列子的貴虛,並加以闡釋,其文為:「關尹喜曰:『在己無居,形物自著,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故其道若物者也。物自違道,道不違物,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迎而能藏,故能勝物而不傷。」13以虛己、心清若鏡、動若水來待萬事萬物,自能鑑照之而不離本體,亦不為物所傷。
  因此,《莊子》〈天下篇〉評老關學說曰:「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澹然獨與神明居,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關尹、老聃聞其風而悅之。」即要能體認存在的本體,凡是有形象之事物皆不足以當道的本體,所以總要淡然向著超形象的神明(本體)去求得14,故要能不為物之形象所限,存在的本體在神,神全則不為物所害。
  在《莊子》〈達生篇〉,《列子》〈黃帝篇〉皆有載關尹回答列子「全神」之問:「子列子問關尹曰:至人潛行不窒,蹈火不熱,行乎萬物之上而不憟。請問何以至於此?關尹曰:是純氣之守也,非知巧果敢之列。居,吾語女,凡有貌象聲色者,皆物也。物與物何以相遠?夫奚足以至乎先?是形色而已!則物之造乎不形,而止乎無所化。夫得是而窮之者,物焉得而止焉?彼將處乎不淫之度,而藏乎無端之紀,遊乎萬物之所終始。壹其性、養其氣、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夫若是者,其天守全、其神無卻,物奚自入焉。夫醉者之墜車,雖疾不死,骨節與人同,而犯害與人異,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墜亦不知也,死生驚懼不入乎其胸中,是故迕物而不慴。彼得全於酒而猶若是,而況得全於天乎?聖人藏於天,故莫之能傷也。」15
  在此,關尹強調認識物之本體及其外在的形色變化,而又不拘泥於其中,能保持「在己無居,形物自著」之真空妙有態度,並以「壹其性、養其氣、合其德、通乎造物者」,終能「守全於天」,物莫能入、莫能傷,則水火萬物不能害也。
  「清」的對象又如何呢?見諸《呂氏春秋》〈審己篇〉及《列子》〈說符篇〉載:「列子學射,中矣,請於關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對曰:『弗知也』。關尹子曰:『未可。』退而習之,三年,又以報關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關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獨射也,為國與身,亦皆如之!故聖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以關尹回答列子問射中之道,來進一步闡揚心之體,射中之道不在於箭(物)之中鵠的,而在於心之瞭悟入於道,清的對象在於「己」,在於「所以然之」本心。關尹貴清之學,于于已見眉目矣。從以上諸點中可瞭然關尹「未嘗先人而嘗隨人」之主張,不設成見(不先人),虛心應物,至外物真相一一映現於心中,而不事先妄加論斷。誠如〈天下篇〉所言老、關之共同主張之「濡弱謙下」論:「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謙下為表,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
  由此,回閱關尹思想,更覺其精妙。因此顧頡剛先生歸結老、關學說深旨:「老聃要不傷身,關尹要不傷知;老聃要寬容萬物,他是鑑照萬物。」16老、關思想有如此雷同近似處,所以顧頡剛有「恐怕老子書中,亦有關尹的成分在內吧?」17之疑,許地山更推測曰:「關尹或許是承傳老聃學說的第一代弟子。」18並言關尹是發揚清靜論者19,事甚顯然。
(二)關尹其人
  關尹與老聃其學「常寬於物,不削於人」20,莊子推崇為「古之博大真人」21,戰國末年,關尹學派與其他學派並行22,建立一學派傳世之關尹,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中國隱者之流,出現的很早,《論語》中的長沮、桀溺、荷蓧丈人等都不曾留下真實的名、姓。關尹,史遷不為其作傳,後人考證,認為關尹即環淵23,或疑關尹喜即秦失24,或疑關尹即壼丘子林25,各有所論,但詳加考證,以上三論實無確切之關係為佐證,筆者認為關尹即是關尹。關尹是關吏乎?抑或姓名乎?見諸《莊子》〈天下篇〉評述先秦各家學派,其依序為:墨翟、禽滑釐;宋鈃、尹文;田駢、慎到;關尹、老聃;莊周、惠施。《呂氏春秋》〈不二篇〉所論十豪士,其序如下:老聃,孔子,墨翟,關尹,子列子,陳駢、陽生,孫臏、王廖,兒良。都是直稱人的姓名,或存其姓而加以尊稱,據此關尹可說就是姓關名尹,但猶不盡然,《呂氏春秋》〈審己篇〉載「列子學射,請於關尹子」記事中,對關尹之稱謂有二:「關尹子」或「尹子」26,莫非是關尹姓「尹」?否則何不稱「關子曰」,而言「尹子曰」。那麼「關」字,乃專指尹子之職稱,以別於其它姓尹者。若是,「關尹」解為「姓尹之司關者」, 似無不妥。史遷記曰「關令尹喜」,或許是太史公欲明白表示先秦之關尹,其真面目為「姓尹之司關者」,故以「關令尹喜」稱之。
二、兩漢、魏晉時期關令尹喜之神化
  兩漢、魏晉時期,關令尹喜傳說延著《史記》所載及老子之神化而不斷敷衍,李尤之〈函谷關賦〉可為證,其云:「惟函谷之初設險,前有姬之苗流,嘉尹喜之望氣,知真人之西遊,爰物色以遮道;為著書而洎留。……」27已載尹喜有望氣之能,預知老子西遊而等候。西漢之季,劉向撰《列仙傳》,原本早佚,今本非其舊,係魏晉人所偽託者。
  今本《列仙傳》載「關令尹喜」如下:「關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內學,常服精華,隱德修行,時人莫知。老子西遊,喜先見其氣,知有真人當過,物色而遮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為著書授之,後與老子俱遊流沙、化胡,服苣勝實,莫知其所終,尹喜亦自著書九篇,號曰關尹子。」28
  讀東漢李尤〈函谷關賦〉及魏晉人依托本《列仙傳》,知所述關令尹喜生平,與《史記》載老子、關令尹喜事有極大關連,如下簡表之比對:
  —————————————┬———————————————
  《史記》書老子      │《列仙傳》書關令尹喜
  居周,為柱下守藏史    │周大夫
  脩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勝│隱德脩行,時人莫知,服苣勝實
  為關令尹喜著書上下篇   │亦自著書九篇,號關尹子
  去周出關,莫知所終    │與老子俱遊流沙、化胡,莫知所終
  —————————————┴———————————————
  表一:《史記》載老子與《列仙傳》載關令尹喜比對表
  可知今本《列仙傳》對關令尹喜生平之敷陳,乃以肯定老、關之師徒關係為出發點,再以《史記》老子之生平記載為範本,尤其是在著書方面敘述最可看出,其謂「老子著書《上下篇》」、「關令尹喜亦自著書九篇,號《關尹子》」,此「亦自著書」之「亦」字,最能顯示是以《史記》老子為範本。
  關令尹喜的神化除以《史記》〈老子列傳〉所載依據外,又與老子神化相推演,在佛教興盛前,對關令尹喜之神化多以神仙家的觀點來描述,如修行方法上:善內學、常服精華、服苣勝實,具望氣之能等;佛教興盛後,道、佛間之抗衡力頗大,此時不只造構老子西出化胡、也編造關令尹喜輔翼化胡,今本《列仙傳》係魏晉間人所偽。魏晉時佛教已盛,為彰顯道教優於佛教,故杜撰關令尹喜與老子俱遊流沙、化胡之事蹟,《文始先生無上真人關令內傳》為敘述關令尹喜輔翼化胡之代表作29。
  佛教興盛前,對關令尹喜之神化增添,主要表現在修煉術及異能上,即「善內學、常服精華、服苣勝實」及「望氣」,這些也反應了兩漢成仙方法之傳說,關令尹喜之 服食品為「苣勝實」,學仙者視為五穀之長,為長生之方,據《五符經》載:「胡麻本生大宛,又名苣勝,服之不息,與世長存,五穀之長也。服之可以知萬物、通神明。」30可知:「苣勝」此物乃「胡麻」也,關令尹喜以服食胡麻之果實為修煉長生輔助方,服之不息,故能知萬物、通神明而見「紫氣東來」,預知老子將西度函關,尹喜具「望氣」術之神化增添,此與兩漢時期老子神化為氣有關,東漢末年,時人不僅以老子為長壽之人,並神化老子視為道體、為氣,加以立祠祭拜,如《水經》〈濄水〉注有載桓帝建老子祠:「濄水又北,逕老子廟東,廟前有二碑,在南門外。漢桓帝遣中官管霸祠老子,命陳相邊韶撰文。」
  於「邊韶老子銘」一文中,有「本於史記並益以當時之傳說者」之語,其化身說如下:「老子離合於混沌之氣,與三光為終始,觀天作讖。昇降斗星,隨日九變,與時消息,規矩三光,四象在旁,存想丹田,太乙紫房,道成身化,蟬脫渡世,自羲、農以來,世為聖者作師。」31
  言「隨日九變」知老子變化無常,「存想丹田,太乙紫房」則為方仙道依據之方術,乃養壽成神仙之法,老子「道成身化、乃養壽成神仙之法」,老子「道成身化、蟬蛻渡世,世為聖者作師」此化身說奠基於老子為道體,在東漢明、章、桓帝之際,王阜作〈老子聖母碑〉即有此觀念:「老子者,道也。乃生於無形之先,起於太初之前,行於太素之元,浮遊六虛、出入幽冥、觀混合之未判,竊清濁之未分。」32據此老子生於天地之先,為道體,能浮遊六虛,體輕如氣,已是「以氣化身」之代表,故神化關令尹喜以「望氣」之術預知老子之西遊。
  老子西遊、入狄夷之傳說極早。如《後漢書》〈襄楷傳〉云:「延熹九年,楷自家詣闕,上書曰:……聞宮中立黃老、浮屠之祠……或言老子入夷狄為浮屠。」「老子入夷狄為浮屠」之說,似早於桓帝前,據生於漢章帝,歷仕安帝、順帝、桓帝三朝之馬融,曾作〈樗蒲賦〉,有曰:「昔有通玄先生,遊於京都,道德既備,好此樗蒲。伯陽入戎,以斯消憂。」33
  老子西去作樗蒲之故事,於魏、晉仍流傳,如《晉中興書》曰:「侃嘗檢校佐吏,若得樗蒲、博奕之具,投之曰:樗蒲,老子入胡所作,外國戲耳。」34晉‧張華《博物誌》亦云:
  「老子入胡日,作樗蒲焉。」35老子入戎以樗蒲消憂,或入胡作樗蒲,疑當由老子入夷狄為浮屠之說轉加附會而來。東漢時傳說「老子入夷狄為浮屠」,三國已有老子教化胡人,為佛之師的傳說。如《三國誌》〈魏志〉裴松之注引魚豢《魏略》〈西戎傳〉云:「《浮屠》所載,與中國《老子》經相出入;蓋以為老子西出關,過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屬老子弟子,別號合二十九,不能詳載,故略之如此。」36
  魚豢,魏明帝時為郎中,卒於晉武帝太康之後,《魏略》大概作於曹魏之末。與魚豢大約同時,有杜摯作《笳賦》,在其序中說:「昔李伯陽避亂,西入戎。戎越之思,有懷土風,遂造斯樂。美其出入戎貉之思,有大韶夏音。」37《魏略》述老子化胡之說,杜摯《笳賦序》說老子入西戎作笳樂,可見東漢至三國時,老子西出入胡的故事甚為流行,然而關令尹喜之神化僅及隨老子西出流沙,尚無入胡為浮圖之說。
  老子有「道成身化、蟬蛻渡世,世為聖者作師」之說,佛亦有變化無方之論,如云:「佛身蓋一丈六尺,黃金色,項中配日月光,變化無方,故能通萬物而大濟群生。」38佛教自東漢初傳至中國,民間視與方士之祈禳宗教無異,僧又援引道家思想弘教,所以,在漢末至曹魏這一時期,雖已有老子化胡說,但未見佛教徒對此說法提出的反駁,推究其因,或因佛教在當時仍依附於中國原有道術,而老子又歷來為黃老學及魏晉玄學所推崇者,佛教可藉此提高地位,故未提出異議。然經佛教大量譯經後,佛教思想如汲井而出,源泉奔騰,魏晉以後的佛教成為「玄理性之佛教」,極欲擺脫道教的影子,因此對老子化胡類說法加以駁斥,甚至以浮圖之化身說反擊道教,而強調佛是老子之師。在佛、道互較勁中,老子與關令尹喜之神化隨之大量開展。
  魏晉之際,佛道彼此爭鋒相對,在西晉道士創造了《老子化胡經》,用以證明佛教出於道教;同時,佛教加以駁斥認為道教應出於佛教,彼此爭論不已。三國時已有所謂「浮屠屬老子弟子」之說,晉初,此說仍很流行,如生於漢末建安年間,卒於晉武帝太康三年之皇甫謐云:「老子出關,入天竺國,教胡王為浮圖。」39皇甫謐《高士傳》又云:「尹喜與老子俱去,適西戎、出流沙之表,以道化戎俗,作浮屠經,莫知所終。」40皇甫謐這段記載說明了:西晉時尹喜已成為與老子俱出流沙之化胡者,尹喜並作《浮屠經》,以道化戎俗;西晉之王浮將之創撰成經,以抬高道教地位,證明佛出於道:「道士王浮每與沙門帛遠抗論,王屢屈焉。遂改換《西域傳》為《化胡經》,言喜與聃化胡作佛,佛起於此。」41
  王浮造《老子化胡經》,原本早已散失,今於敦煌石室得《老子化胡經》殘卷,據大淵忍爾《敦煌道經目錄》所載,有《老子化胡經》序、第一卷、第二卷、第八卷、第十卷等,可見敦煌殘卷亦非西晉時原本。關令尹喜既傳為老子弟子,在老子神化運動及「入夷狄為浮屠」聲中,自受粧飾,而有「喜與聃化胡作佛」之說,西晉時之尹喜已傳說為「化胡作佛」者了。
  在老子化胡說影響下,對老子、關令尹喜之身世、形象等亦大力塑造,關令尹喜之神化明顯的是以老子神化的擴張而延伸,並且在老子神化方面,彰顯老子是佛之師,甚至是佛師之師,更顯出道教早於佛教之無上地位,這就是神化關令尹喜的根本原因所在。
  回溯兩漢、魏晉時期之關令尹喜神化,乃以《史記》〈老、莊、申、韓列傳〉所載老子為關令尹喜著書而發展,並隨著老子神化而增添事蹟,總而言之,關令尹喜之神化與老子神化息息相關,如下表所示即可見一般:
  —————————————─┬——————————————————
  老子神化          │關令尹喜神化
  周柱下守藏史        │周大夫
  脩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 │隱德脩行,時人莫知
  以氣化身          │具望氣術
  為關令尹喜著書上下篇    │亦自著書九篇,號關尹子
  去周出關,莫知所終     │與老子俱遊流沙,莫知所終
  出關,入天竺國,教胡王為浮圖│ 尹喜與老子俱去,以道化戒俗,作浮屠經
  —————————————─┴——————————————————
  表二:兩漢、魏晉時期老子神化與關令尹喜神化比對
第二節 尊奉關令尹喜為派祖之探討
一、造構尹喜傳記
  樓觀道派興起前,關令尹喜生平事蹟之增添,乃隨當時老子神化而附與神化傳說,樓觀道派形成後,關令尹喜神化內容一方面加重化胡傳說,另一方面對其身世、容貌、生平事蹟加以敷陳,其具體展現於其傳記之編纂,關令尹喜之傳記今已亡佚,部份內容分見於類書及道書之引用,傳記之書名稍有異,分列於下:
———————————————┬———————————————————————————
1《文始先生無上真入關令內傳》│鬼谷先生撰。唐‧王懸河《三洞珠囊》卷九〈老子化西胡品〉
2《真入關令尹喜內傳》    │《藝文類聚》卷八七
3《無上真人關令內傳》    │《三洞珠囊》卷八〈相好品〉
4《無上真人內傳》      │唐玄宗敕撰《一切道經音義妙門由起》
               │《道典論》卷四〈真人〉
               │《三洞奉道科戒營始》
5《關令尹喜內傳》      │《藝文類聚》卷八二
6《真人關尹內傳》      │《太平御覽》卷三八
7《關令尹喜傳》一卷     │鬼谷先生撰,四皓著。
               │《舊唐志》乙部
               │《新唐志》丙部
8《真入關尹傳》       │道世《法苑珠林》卷三六
9《尹喜內傳》        │《藝文類聚》卷八六
10《關令內傳》       │鬼谷先生撰,《隋志》〈雜傳〉條《藝文類聚》卷七八
11《文始內傳》       │《三洞珠囊》卷四〈神丹仙藥名品〉
               │《三洞珠囊》卷八
               │唐玄嶷《甄正論》卷中
               │《上清道類事項》〈仙房品〉
12《文始傳》        │甄鸞《笑道論》
13《尹喜傳》        │釋僧勔《釋老子化胡傳》、《十八條難道章》序略
14《關令傳》        │法琳《辨正論》卷五
———————————————┴———————————————————————————
  表三:有載尹喜傳記之書名一覽表
 
  以上十四種書名,福井康順博士認為其內容均同,皆為《文始內傳》之別名1,但以釋僧勔《十八條難道章》〈序略〉所載細觀之:「以老子與尹喜西度,化胡出家,老子為說經戒,尹喜作佛教化,又稱是鬼谷先生撰,南山四皓注。」「假託鬼谷、四皓之名,附尹喜傳,後作此異論,用迷凡俗。」2可知有二本書,一為假託鬼谷先生撰,南山四皓注之本,一為《尹喜傳》,山田利明認為鬼谷先生撰,南山四皓注者為《文始先生無上真人關令內傳》,屬化胡經類3。有關「關令尹喜」之傳記,雖有十四種別名,但觀其現有內容,各書皆有提到尹喜化胡之傳說,至於尹喜生平之塑造,則以《文始內傳》所載較多。這一類書,至遲在北周天和五年(西元570年)就流行於世,所以,出於北周天和五年的《笑道論》能大量引用《文始傳》資料。
二、造構尹喜身世其內容與緣由
  樓觀道派尊奉尹喜為派祖,對其身世、形象等大力塑造,綜合這些尹喜神化的造構,如下表所示,進而探究其神化的來源及目的:
————┬—————┬——————————————————————————
姓名  │姓尹名喜 │《太上混元真錄》頁第三
生處時代│周大夫  │《藝文類聚》卷七八引〈關令內傳〉
原籍  │天水   │《一切道經音義妙門由起》〈明居處〉第四引《樓觀本記》
    │     │《太上混元真錄》頁三
    │     │《終南山樓觀台歷代真仙碑記》
宅   │1樓觀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引《樓觀本記》。
    │2古函谷關│《歷代崇道記》,《元和郡縣圖志》。
    │3古散關 │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引葛洪《神仙傳》
    │4武當山 │《輿地紀勝》,《武當福地總真集》
字   │公文   │《一切道經音義妙門由起》〈明居處〉第四引《樓觀本記》
    │     │《終南山樓觀台歷代真仙碑記》
號   │文始   │《混元聖記》
    │     │《終南山樓觀台歷代真仙碑記》
————┴—————┴——————————————————————————
  表四:尹喜身世、字號之敷陳出處表
 
  關令尹喜生處之時代及姓名,襲《列仙傳》所載而來,至於尹喜原籍「天水」之說,與樓觀西側尹家村尹氏一族有關,按唐員半千撰樓觀道士《大唐銀青光祿大夫天水尹尊師碑》云:「尊師諱文操,字景先,隴西天水人。後秦尚書僕射(尹)緯之後,緯仕長安,故為扈人焉。……」據此可知,尹氏家族原居隴西天水,後秦尹緯遷至京兆有扈(今陝西扈縣,周至一帶),有扈當時即為終南樓觀所在處。從十六國北朝至隋、唐初,尹氏大概世居此地,又據唐釋道宣《集古今佛道論衡》載:唐初樓觀近旁有尹氏家族村舍,自稱為關令尹喜之餘胤,南北朝以後道書,宣稱尹喜為隴西天水人,又稱老君託胎於天水尹氏之女,此說明顯的是聚居樓觀尹氏道士遙追尹喜為遠祖所造,故有原籍天水之說:「關令,姓尹名喜,……其父避紂淫亂,乃潛遊秦州天水,因遂家焉。」4
  尹喜字「公文」,然據唐‧陸德明的《經典釋文》又載尹喜字「公度」,檢之樓觀史料:尹公度者另有其人,葛洪《神仙傳》卷九云:「尹軌者,字公度,太原人」,尹軌其人也,《樓觀內傳》直指其為尹喜之從弟,陸氏誤植尹喜字公度,可知也。但何以稱尹喜字「公文」?此乃與老子授《道德五千文》之說有關,宋謝守灝編撰《混元聖記》有載:「老君授喜玉冊金文,賜以文始先生之號。以道德五千言自喜傳受,方行於世,故曰文始先生也。」5
  《五千文》因尹喜之請方得見世,又因尹喜之傳授方得行世,故宜其號曰「文始先生」,亦宜乎造作其字「公文」。見諸尹喜傳之傳說:尹喜居於樓觀,預知聖人西行,乃求為函谷關令,迎老子至樓觀親授《道德經》。三年後,尹喜入蜀,於青羊肆與老子相遇,遂同出流沙之表,教化胡人作佛。以上傳說並無史實根據,但以上所述地點卻有尹喜故宅之傳說。
  一云:樓觀,如唐‧李吉甫撰之《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原圖已佚)載:「盩厔縣樓觀在縣東三十七里,本周康王大夫尹喜宅也。……事具《樓觀本記》及《先師傳》焉。」
  二云:古函谷關。《歷代崇道記》載:「混元乘白馬……謂(田)同秀曰:我昔與尹喜將入流沙之日,藏一匱靈符,在桃林故關尹喜舊宅。汝可請帝取之。同秀具事聞奏,敕差內使李志忠監同秀,往陝州桃林縣南十二里,故函谷關墟求訪之……得……。」6唐時,古函谷關在陝州桃林縣西南十二里7,因天寶初於桃林獲靈符,故改元曰「天寶」,改桃林地名為靈寶縣8,並於「尹喜臺」其地敕建「天寶觀」,至今猶存。
  三云:散關故地,今亦有「尹喜舊宅」遺蹟,宋蘇軾於散關故地有詩云:「尹生猶有宅,老氏舊停輈,問道遺蹤在,登仙往事悠。」9散關故地有尹喜舊宅,乃因《史記》言老子「見周之衰,迺遂去,至關」遇關令尹喜,老子此「去」,「去」,往哪兒去?「至關」,此關是什麼關?傳說言老子西去,乃因《莊子》〈寓言篇〉有「西遊」之記載10,去周、去秦皆是西遊,而有了「關」在周秦之間,與關在秦之西,兩種不同地域之看法11,所以,函谷關與散關,兩地均有尹喜舊宅傳說。
  四云:尹喜故宅在湖北之武當山尹喜巖,此乃老子青羊肆傳說之延伸:「(太上與喜)約,後會蜀之青羊肆,托疾不仕,隱居谷內。後入蜀歸棲於武當三天門石崖之下:石門、石室,喜之所居,古有銅床玉案,今無之矣。以其所居名曰尹喜巖,澗曰牛槽澗、青羊澗,皆太上神化訪喜之地。」12《輿地紀勝》亦載:「郭仲產《南雍州記》云:武當山有石室,相承雲是尹喜之室,有銀床玉案。《圖經》及《郡縣志》云:武當尹喜巖即其處。」13
  尹喜宅之傳說,依上所述可知:樓觀與古函谷關之尹喜故宅傳說,應與樓觀道派之發展有關,散關尹喜故宅之傳說,則是源於《史記》〈老子列傳〉「至關」之臆測,武當山尹喜巖乃老子青羊肆傳說之衍化,由尹喜故宅之傳說可知老子、尹喜傳說流傳之廣。
三、尹喜相好之編造
  尹喜容貌之描述,一方面受傳統仙經的影響,另一方面吸收佛教的觀點,表現出佛、道兼容並蓄的特色,首先是其出生之異像及相好:「關令尹喜,周之大夫也。母氏嘗晝寢,夢天下絳綃,流繞其身,見長人語,令咽之。既覺,口有盈味,及真人生時,有雙光若日,飛遊其側,室內皆明,良久不知所在,在家陸地自生蓮華,光色鮮盛,眼有日精,姿形長雅,垂臂下膝,堂堂有天人之貌。」14於此尹喜生時之異像說明其來歷不凡,如受胎時,母晝寢之夢代表尹喜夙秉仙氣:「按仙經以為諸得仙者,皆其受命偶值神仙之氣,自然所稟,故胞胎之中,已含信道之性,及其有識,則心好其事,必遭明師而得其法。」15
  胞胎時已是仙真種,故必好仙、亦必遭明師而得其法,此乃道教說法,而尹喜生時有「雙光若日,飛遊其側,室內皆明,良久不知所在,其家陸地自生蓮華,光色鮮盛」之描述,則乃吸收佛教說法。
  此外,描述尹喜之相貌不凡,原因何在?今以其同時代經典比較說明之,唐‧王懸河《三洞珠囊》載:「《老子雜說》云:尹喜眼有日晴,姿形長雅,垂臂下膝,堂堂有天人之貌。又云:頭負圓耀,五藏有文,面有七星,上象天文,下順地理,莫不備足也。」16又見北朝時所出的《無上真人關令內傳》云:「尹喜眼有日晴,姿形長雅,垂臂過膝,項負圓耀,五藏有文,面有七星,上象天文,下順地理,莫不備足。故寄惠鍊質,逝生末劫,當為貴真之長也。」17由「寄惠鍊質,逝生末劫,當為貴真之長」句觀之,關令尹喜之諸多「好相」,主要就是要說明尹喜當為「貴真之長」之先天必然性。又在《飛天綱步地紀經》云:「關令尹喜項生寶明之光,七十二相,映照一形。又云:尹喜心結紫絡,面有圓明,項帶承天,背負七元也。」18
  細究這些「善相」敘述,乃為承襲《列子傳》所謂「善內學、常服精華」句之展衍,因為據《八素經》云:「服日月之精者,體映玉光,面發金真,頭有紫光,項生紫光,五藏榮華。」19言「尹喜項生寶明之光,七十二相」、「相負圓耀」云云,其意要突顯尹喜為高仙,證彼為諸真仙之長,誠如《法輪經》所謂:「身得金剛七十二相,項負圓明,洞映大空,位登高仙。」20更加強尹喜生具神仙異秉,且為高品仙真的描述,而「眼有日晴」、或「眼有日光」之類描句,亦有深意,在《金書仙誌真記》及《後聖九玄道君列紀》中,並云:「若生有金闕玉名者,則其人眼有日光,青齒白血,其為人也,則仁慈而樂仙,明穎而秀挺……。諸有如上十三形,悉皆上相,必得上仙,亦可學而得,亦可不學而獲。」21
  如此把尹喜生具仙格點出,他雖不學,亦可登上仙,更何況勤學乎?後來化胡仁慈有功,於是其仙格不壞且更增其顯蹟,甚符合《太極隱秘寶訣經》所云:「人有仙真相好者,其要在慈心觸物以輔相好,然後得仙矣!人不能忍住容非,仙相敗矣!」22種種的描述,無疑地,將尹喜的生具仙種,及其事蹟,暗與道經相呼應,又吸收佛教塑像:蓮花、蓮座之說,增加尹喜飄逸仙姿。
四、尹喜拜師之造構
  塑造關令尹喜生有異象、夙秉仙根,生來與眾不同,所以,描寫:尹喜「少好墳索,善於天文祕緯,仰看俯察,莫不洞澈,雖鬼神無以匿其真狀。」23又大度恢傑,風神秀雅,不修俗禮,隱德行仁,懷道逍遙,後,歷涉山水,考詳川谷,至雍州終南山盩厔縣神就鄉聞仙裡,睠言此地,知必成真,乃結草為樓,瞻星候氣,務行陰德,不求聞達,而逸響遐宣24,夙有神仙大度志,行陰德,不求聞達,故深蒙當朝者之賞接,周康王拜為大夫25。昭王時,喜見有紫氣西邁,乃求出為函谷關令,物色而跡之。而於其時,喜「常夢見天真或曾同遊四海之外,心中昭然有所覺悟,乃冥契玄聖,自然而同符也,老君感焉」26,師徒均有所感。尹喜以「占風」、「望氣」術得知當有神人過關,掃道而候之,誠如唐‧韓鄂撰《歲華紀麗》卷二〈夏‧占風〉條云:「佔之識老子之來」27,〈占風〉條下又引《神仙傳》云:
  「老子將去周而出關以昇崑崙,關令尹喜占風知有神人來過,乃掃道以待老子。」
  《關令內傳》又載:「未至九十日,關令登樓四望,見東極有紫氣西邁。喜曰:夫陽氣盡九,星宿值合,歲月並王,復九十日之外,法應有聖人經過京邑。至期乃齋戒,其日果見老子。」28會面之期,據《文始先生無上真人關令內傳》及《老子化胡經》29載,在「周無極元年,歲在癸丑冬十有二月二十五日」,會面之期的描寫,近老子度關之日也(周無年號,此為虛構!)。
  依道教所論,道必授賢,凡是不好、不篤之人,皆不可告之「道」,因此,師檢選學生,須經過審慎的考擇,《抱朴子》〈勤求卷〉有云:「道家之所至祕者,莫過乎長生之方也。故血盟乃傳,傳非其人,戒在天罰。先師不敢以輕行授人,須人求之至勤者,猶當揀選至精者,乃教之。」
  由此,雖然尹喜生為神仙種,亦「必遭明師而得其法」,老子亦早已有所感焉,仍需加以試煉,以昭慎重;同時弟子雖具神仙信仰心,尚須勤求、謹慎求師,若遇明師,則須以恭謹之心來事奉。就如《抱朴子》〈勤求卷〉所云:「彼莫不負笈隨師,積其功勤,蒙霜冒險,櫛風沐雨,而躬親灑掃,契闊勞藝,始見之信行,終被試以為困,性篤行貞,心無怨貳,乃得升堂以入於室。」
  所以老子、尹喜之師、徒關係建立,必有一番描摹。首先是尹喜預知聖人將至,乃「預期齋戒,使掃路四十里,夾道燒香以俟天真人境。」老子至,「喜即具朝服、帶印綬、執板,為設禮,而出迎」30,頗類後世齋醮中朝尊神之大禮。老子對尹喜之試道,如《文始先生無上真人關令內傳》載:「老子乘青牛薄板車度關,……(喜)曰:『願大人暫留神駕。』老子曰:『吾是貧賤老翁,居在關東,田在關西,今暫往取薪,何故見留,幸聽度。』「喜稽首曰:『大人豈是取薪,久承大聖當來西遊,勞神暴露,願少憩神駕。』」31
  以貧賤老翁試關尹,而關尹知其大聖,堅欲延留,老子乃欣悅收尹喜為徒,並表明自己身份及讚許尹喜「有通神之見,當得度世」,如上所述老子、尹喜師徒之會面,與道經所述相表裡。
  佛教亦對尹喜拜師之敷陳,加以改造、汙蔑,有云「遇見老君身,難我以父母」32之考驗,云:「喜欲從聃,聃曰:『若有至心隨我去者,當斬汝父母妻子七人頭,乃可去耳』,喜乃至心,便自斬父母七人,將頭奉上,到聃前,便成七豬頭。」33《老子化胡經》之故事,見諸道、佛二家所錄,有極大之差異,如此例,《辯正論》載以殺親以考道心,是佛道之爭中,釋徒謗道之改造明證。
五、尹喜受業之造構
  《抱朴子》〈論僊卷〉云「夫求長生修至道,訣在於志,不在於富貴。」尹喜既為弟子,若無立志、恆心,貪圖富貴,老子亦不可能授其道業,所以尹喜拜師後,即辭去關令之職,不留戀富貴,其云:「喜告世人,欲求長生道,莫求時世榮。」34尹喜非只欲求長生道捨富貴,平時亦不求「時世榮」,如云:「喜告世人,欲求長生道,莫求時世榮。我昔得道時,身為關府君,一日三賞賜,雜綵以金銀,不以為己有,施與窮人。」35
  唐以前,傳說尹喜自老子所承受的經典如下:
—————————————————┬———————————————————————
 經典、道法           | 資料出處
—————————————————┼———————————————————————
《道德經》上、下二篇       |《三洞珠囊》卷九引《文始先生無上真人關令內傳》
五千文上、下二經         |《三洞珠囊》卷九引《老子化胡經》
《五千文節解圖》         |《三洞珠囊》引《老子節解》
長生術              |唐《歲華紀麗》引《神仙傳》
《老子節解》二卷         |《隋書》〈經籍志〉
《道德》、《妙真》、《西昇》等五卷|《道教義樞》卷二〈七部義〉第六
《太上老君戒經》一卷       |釋僧勔《十八條難道章》序略
—————————————————┴———————————————————————
  表五:傳說老子授尹喜之經典一覽表
 
  以上諸書,見於《隋書》〈經籍志〉的有:《道德經》、《老子節解》,《老子節解》號為習長生術所需,此書造構的目的在轉化《道德經》以成為修行長生術之書,因為《道德經》是書,是一哲學經典,若欲視為道教修煉術之根據,則難解其要點,誠如葛洪所言:「又《五千文》雖出老子,然皆汎論校略耳,其中了不肯首尾全舉,其事有可暗據也。但暗誦此經,而不得要道,直為徒勞耳,又況不及者乎。」36
  所以要將《道德經》轉化為修煉術之一,必要另創撰以書,故有《節解》之出:「老子度關時,為尹喜著《五千言》、解五十五章,是手所書也,能行此道,知元氣、父母天地之先,不知此者,徒自苦耳。」37又為表明《節解》之可信度,乃標榜老子所解、尹喜所撰,同時若不解此書,無以知《道德經》修道法門,徒自苦罷了,藉以提升此書之地位。《老子節解》二卷,錄於《隋志》,唐杜光庭附註曰:「老子與尹喜解」,可知《節解》已受相當的重視。由以上尹喜所授受經典綜合如下:《道德經》、《老子節解》、《太上老君戒經》、《妙真經》、《西昇經》,這些書均依托為老子授予尹喜、尹喜撰。
六、尹喜登真、遊天之造構
  傳說老子傳道、授業訖,於樓觀宅南昇天,尹喜因「始受道,諸穢未盡」,不得隨老子觀化天地,因此,老子昇天後,尹喜遂留於草樓清齋、屏絕人事,專一精修三年,道業悉臻精妙,即往蜀郡青羊之肆,尋訪老子。青羊肆傳說首見於甄鸞的《笑道論》,在唐初《三洞珠囊》〈老子化西胡品〉引《文始先生無上真人關令內傳》及《老子化胡經》均可見,可見南北朝時期青羊肆傳說已流行,唐僖宗‧樂朋龜撰《西川青羊宮碑銘》,北宋的《猶龍傳》,南宋的《混元聖紀》,及《仙鑑》等書則有完整之記載。
  尹喜生具高仙相,三年道業悉臻精妙,其外貌之形容為:「心結紫絡,面有神光,金名表於玄圖,玉札保於紫房,氣參太微,解形合真。」38又言尹喜:「心結紫絡,面有圓明,項帶承天,背負七元,項生寶明之光,七十二相,映照一形。」39
  形容尹喜三年功畢,已造真妙,合該「當為貴真之長」,因此,老子錫號尹喜為「文始先生,位為無上真人,統領諸天仙士」40,於後世更詳細的造作尹喜封真之盛況:「老子即命召三界眾真,時諸天帝君、十方神王、諸仙眾,倏忽之頃浮空而至,各執香花稽首聽命,老子敕五老帝君、四極監真,授喜玉冊金文,以道德五千自喜傳受方行世,故賜以文始先生之號,位為無上真人,統領諸天仙士。」41又賜以衣冠襯托其身份地位:「賜紫芙蓉冠、飛青羽裙、丹屬綠袖,交泰霓裳,羅紋黃綬,九色之節,及金童玉女各五千人。居二十四天王之上、統領八萬仙士。」42
  描述尹喜居二十四天王之上,「流雲七色之房,乃無上真人之所居」43,陶宏景之《真靈位業圖》登錄尹喜之位為:
  玉清三元宮
  第三中位:太極金闕帝君 姓李
  左位第三:無上真人文始先生 尹喜44
  列於玉清三元宮老君之左列,可見尹喜位證「無上真人,文始先生」,同受上清茅山派之肯定。唐司馬子微集《洞天福地天地宮府圖(並序)》載尹喜所治之地,有:
  三十六小洞天
  第二十六 大酉山洞
  周迴一百里,名曰大酉華妙天,
  去辰州七十里,尹真人治之。45
  所謂「三十六小洞天」,乃上仙所統治之名山46,另尹真人治之之處亦見於同書「七十二福地」:
  七十二福地
  第三十七 始豐山
  在洪州豐城縣尹真人所治之地。47
  而「七十二福地」據其書所載:「在大地名山之間,上帝命真人治之,其間多得道之所」48,尹喜真人所治之地,在三十六小洞天及七十二福地中皆有,可見的是尹喜封真之傳說頗受世人崇信。唐‧吳筠「文始真人」讚:「文始通道源,含光隱關吏;遙欣紫氣浮,果驗真人至。元誥已雲錫,世榮何足累;高步三清境,超登九仙位。」49
  至此,尹喜道成,又得封證,可以遠觀八紘之外。唐以前可見之尹喜遊天資料,所存文獻不多,但由尹喜遊天之編造,可進一步瞭解北朝時期樓觀道教之天界觀、神仙觀看法,如「老子乃命駕遠遊天地之間」50,其交通工具為蓮花,然此蓮非凡品也,其謂:「真人遊時各坐蓮花之上,一花輒徑十丈」51以蓮花為遠遊天地之具,與中國傳統所言仙人遠遊之具駕龍、跨駟或御風有別,明顯的受到佛教影響。尹喜乘蓮花遊歷,活動不脫食仙品、訪仙,頗受魏晉南北朝時代「遊仙詩」之影響。如:
  「東遊登日窟常陽之山,掇扶桑之丹椹,散若林之朱華。」52
  「西遊省太真王母共食碧桃、紫梨。」53
  「西遊省太真王母共食碧桃、紫梨及玉門之棗,而其棗實如瓶。」54
  掇丹椹、散朱華,極盡逍遙,西遊省王母,共食碧桃、紫梨及巨棗,所食皆非凡品,極俱誘惑。在訪道上,除西省王母外,另有:「又上遊入九重白門,天帝見老子便拜,老子命喜與天帝相禮;喜欲見太上,老子曰:『太上在大羅天、玉京山七寶宮,山極幽遠,出諸天上,寂寂冥冥清遠矣,可遙禮闕』,遂不見而還。」55
  拜謁天帝、遙禮太上,又上謁太上玉晨大道君:「又上昇九天謁太上玉晨大道君,道君令下化西域、條支、安息、昆吾、大秦、罽賓、天竺、周流八十一國,作浮屠之術化胡人,變化諸國,乃從老子下降於天水之靈山,遂之西域。」56謁見大道君之後,奉君令下化西域諸國。以上乃唐初所見之記載,至若宋元之記錄,則見極盡壯盛之描述,其增敷另有其背景,擬另文述之。
  編造尹喜遊天拜謁的神祇有:太真王母、天帝、太上、太上玉晨大道君,此皆為上清派之神靈。可見,尹喜傳說之造構,亦受上清派影響。
七、尹喜之化胡傳說
  唐初高道王懸河《三洞珠囊》卷九記載傳世的《化胡經》有兩種57,一為鬼谷先生撰《文始先生無上真人關令內傳》,另一卷為《老子化胡經》,二卷內容不同點在於尹喜的地位,在《老子化胡經》中君喜只是隨老子西至罽賓國王之弟子,在《文始先生無上真人關令內傳》尹喜的地位為「罽賓國王之師,號為佛,事無上正真之道」,乃輔翊老子化胡者。
(一)化罽賓國王之說
  《文始先生無上真人關令內傳》所載之「化胡」即指化罽賓國王,老子、尹喜西行至罽賓國闍崛之山行道,罽賓王出遊見之,問曰:「此等何人?」侍者曰:「道士耳」,首先就把老子、尹喜之身份─道士點出,為國師之身份作伏筆58。
  老子、尹喜教化胡人,老子為說經戒,尹喜作佛為胡人師,明指佛為尹喜之弟子。對此釋徒大力駁斥曰:「《化胡經》云:老子化罽賓,一切奉佛。老曰:卻後百年,兜率天上更有真佛,託生捨衛白淨王宮;吾於爾時,亦遣尹喜下生從佛,號曰阿難,造十二部經。老子去後百年,捨衛國王果生太子,六年苦行,成道號佛,字釋迦文。四十九年,欲入涅槃。老子化復見於世,號迦葉。在雙樹間,為諸大眾啟請如來,三十六問訖,佛便涅槃。迦葉菩薩焚燒佛屍,收取舍利,分國造塔。」59
  上引《化胡經》佚文,不類道徒手,甚似佛教徒所造,不提老子或尹喜作佛,直言尹喜為阿難,老子為迦葉,均為佛弟子,故上引《笑道論》所錄《化胡經》當係佛教徒改竄之本。因為釋徒有東方三聖皆佛弟子之說:「《清淨法行經》云:佛遣三弟子震旦教化:儒童菩薩,彼稱孔丘;光淨菩薩,彼稱顏淵;摩訶迦葉,彼稱老子。」60
  因此,尹喜在護佛者的《老子化胡經》中,是造十二部經的阿難,與老子同為佛弟子,無疑的貶抑道教的地位。另又在《笑道論》第五條引《文始傳》亦明顯有加竄改者,此謂尹喜為「明光儒童」:「至罽賓檀特山中,乃至王以水火燒沉,老子乃坐蓮花中誦經如故,王求哀悔過。老子推尹喜為師,語王曰:吾師號佛,佛事無上道。王從受化,男女髡髮不娶於妻,是無上道承佛威神,委尹喜為罽賓國佛,號明光儒童。」61
  《笑道論》言:尹喜為罽賓國佛,號明光儒童,又竄加「老子語王曰:吾師號佛」,是則老子、尹喜師徒身份亂矣,此乃佛教徒欲以老子為佛弟子,而對《文始傳》加以竄改、故意糟蹋的結果。
(二)化于闐國王
  老子偕尹喜前往西域各國弘道傳說,除於罽賓國做胡人師外,又有至「于闐國」為「示教胡王,尹喜化作金人」及「留尹喜作佛」之記載,見於《辯偽錄》載:
  「老子又至於闐,於南渠山,示教胡王,令尹喜化作金人,身長丈六,項佩圓光,足踏蓮花,從空而下拜禮。老君謂胡王曰:此吾弟子,與汝為師。又留神缽,令得法味。又於毗摩城,地變金色,放九色神光,遍照塵沙國土,即有赤靈真人、中黃丈人、太一真君、九宮六丁、八卦神君、青龍白虎、散華玉女,浮雲而至,老君坐七寶座,燒百和香,奏鈞天樂。又有八十餘國諸王妃後,皆來聽法,留尹喜作佛及缽於毗摩城,卻昇天去。」62
  雲尹喜化作金人,即指尹喜變化為佛之謂也,世傳東漢明帝感而夢佛身金色,故金人即佛,因此,尹喜于于闐化作佛,助老子教化胡人。據《老子化胡經》敦煌殘卷第一卷載:老子于于闐化胡,未見尹喜事,但雲尹喜桓王時人:
  「桓王之時,歲次甲子,一陰之月,我令尹喜,乘彼月精,降中天竺國入乎白淨夫人口中託廕而生,號為悉達,捨太子位,入山修道,成無上道,號為佛陀。」63
  明指尹喜即為佛陀。老子、尹喜化胡之說,隨著佛道論談或被修飾或被竄改,如對老子化檀罽賓國王之神化中,釋徒造構《化胡經》以誣道教,事甚顯然。彼此之間爭鋒相對,以簡表觀東漢至唐,佛、道對化胡傳說之說法:
  表六:佛、道對「老子化胡」說之增益造構對照表(略)
 
  老子化胡說自東漢以來,即日益增衍,至南北朝、唐初達到高峰,釋道兩教紛紛為己論辯,不惜假造、竄改,尹喜在化胡之地位亦屢有昇降,由傳說與老子俱去西域、莫知所終,而敷增為化胡作佛、甚至為降生為佛陀,佛教徒則認為尹喜為佛弟子─阿難或為明光儒童。總論之:道徒託《化胡經》以揚己、抑桑門,釋徒亦改《化胡經》以崇佛斥道,唐時佛道二教於老子化胡說之爭,較昔為甚,僧徒每請削除其書,朝堂亦屢議其真偽,雖李唐宗祖老氏,推崇道教,《化胡經》類之書終在中宗時禁毀。
八、樓觀地與關令尹喜神化
  《史記》〈老‧莊‧申‧韓列傳〉載:關令尹喜請老子著《道德經》五千餘言,關令尹喜之神化根據由此而起,隨著老子神化的擴展,關令尹喜亦隨之敷陳,然而,回顧關令尹喜之神化過程,造構樓觀為尹喜宅,方與樓觀道派有直接的關連,所以樓觀道派編撰《樓觀本記》,開宗明義即謂:「樓觀者,本乃周康王大夫卜居之宅也,大夫姓尹名喜。」65
  認為樓觀是派祖尹喜真人歷涉山水,考詳川谷,睠言此地,知必成真,乃結草為樓,瞻星候氣,卜居於此,於是藉此編造,樓觀道派與尹喜就發生關聯。樓觀道派據此立派傳道,云「宮觀所自始,問道授經,此大教所由興」之所,然關令尹喜於「關」請老子著書,並非於樓觀,因此這層關係尚需編造以結合此說,於是有「周昭王二十五年,喜瞻見東方紫氣西邁,有聖人當度,乃求出為函谷關令,以物色而遮之」,於是尹喜得以於函谷關見老子,後又謂:關令尹喜辭官歸野,並奉請老子至其草樓問道,老子授予《道德經》等等經典。

常親常和 師恩永銘(上)

台南市初院/劉敏首

師尊賜我的「天人親和」,

讓我在失意不振、疏於五門功課時,

指引了反省的方向;

讓我在接受波波考驗時,

多一分磨考,多增一份道心;

回首這十多年的奮鬥歷程,

只有心存感激,更不忘再立宏願,

在天帝教裡一門深入,安身立命。

  欣逢帝教復興二十週年,亦是我進入帝教第十二年,回顧個人十二年來,隨著人生角色的變換,對師尊、師母的身教、言教、心教的體悟與日俱增,更對他們的慈悲護佑有著無限的感恩。

師尊無形指引 領我奮鬥不懈

  民國七十七年十一月,我在敏史、光氧的引進下皈師,年底隨即參加先修七坤十期靜坐班,之後也參與宗哲社的創社。那幾年,很多成大同學都由他倆人熱心引進皈師進入帝教,至今許多人仍是帝教的忠誠弘教先鋒。

  回憶我進入帝教的動機,是想真正走入修行的生活,學習自救救人。大四那年,飽受磨考的心好不容易開始沈澱下來,對於敏史所介紹的帝教,莫如師尊精神療理(今更名為天人炁功)的神奇及靜坐修煉的益處這兩者最吸引我。由於父親的遽逝,我曾想當護士助人,後來沒此緣份,當時心想:若習得精神療理豈不是能一圓助人的宿願;再者,靜坐修煉,祈禱懺悔亦可了除過去幾年所積欠的業債,還我清淨本心。

  進入靜坐班後,開始融入教院這個大家庭,當時專職的光創同奮(現為青年團開導師)對我們學生照顧有加,至今仍十分感念他為我們的付出。民國七十八年,師尊年高八十九歲,身體仍十分硬朗,他南下巡視時,都是住在台南市初院。所以,師尊每次來台南總不忘聚集成大同奮親和,能與師尊共聚是當時初入帝門的我引以為榮的事。靜坐班結業之後,有位成大的光整同奮要回馬來西亞,光創帶著他及幾位成大同奮進鐳力阿見師尊,師尊賜予墨寶勉其回國持續奮鬥,光創請求師尊也給予其他宗哲社同奮墨寶勉勵,於是敏史、光氧、光證、敏秤及我……等同奮都領受了墨寶,我得到的是「天人親和」。之後,此墨寶陪著我渡過十年的奮鬥過程,我常思索師尊為何要賜我「天人親和」?特別在我失意不振、疏於五門功課時,它指引了我反省的方向。

  《師語心傳》一書中,在八十五年五月廿一日師尊曾降示:「本席雖已證道,終結世間肉體生命之路,但於無形無時無刻不與同奮相契,只要是一心向道真誠犧牲奉獻的同奮,本席無不一一護佑與加持。」然而,「帝教同奮是三分自修再加上七分上聖的加持,主要是為了搶救未來的三期末劫,至於個人的現在劫與過去劫,若因種種機緣成熟,再加上同奮之心性自大自傲,誦誥不誠,還是要受到應有的報應。所以我一再告誡同奮注重實踐的修行,……要以昊天心法為修持,以救劫弘教為行,不可稍有懈怠,而最簡便的修煉就是真心誠意的『祈禱誦誥』。……同奮既然是救劫天使,自有非凡使命,『斬斷前世業力緣,成就上聖返先天』,生與死之間,盡責了命而已!」(八十五年二月十六日降示)《師語心傳》是師尊證道後的諄諄叮囑,一如他老人家在世時那般熱切,然而我真正實踐多少?想想不禁十分懺悔!

接受考驗也是奠定自己道心

  回想七十八年四月正宗靜坐班結業後,是我承受各種考驗的開始,母親當時重病需照料,除此還有道心、學業、感情各方面的磨考,但我仍勉為力行五門功課,假日回台南誦誥,研讀師語、靜坐要義、清虛宮弘法院教師講義,也試著從我所理解的宗教團體如:慈濟、佛光山、法鼓山及一貫道、基督教中找出、體悟出與帝教共通的精神,以證明萬教同源,而我願在天帝教裡安身立命,一門深入。那一年是在接受考驗也是在奠定自己的道心,也想問自己:「什麼是天帝教?」「我在天帝教中修的是什麼道?」

  很感謝當時台南市初院光團教長的鼓勵和照顧,是他告訴我很多親炙師尊的事蹟,其對師尊的感佩之情溢於言表。他也勉勵我不怕磨考。另外,還要感謝光創、敏勝及宗哲社同奮的協助,讓重病的母親順利皈師,之後,我虔心誦唸廿字真經迴向,病情竟大為改善,一直穩定至今。

  道友同奮的提攜、勉勵外,我也不忘培功立德,在那一年任教小學代課老師時,認真教學給予孩子們活潑揮灑的空間,並每天帶他們唱誦廿字真言,靜心靜坐及反省,更自費請小朋友遊成大,讓他們對大學有份憧憬。去年他們考上大學後,又再度來看我,闊別七、八年,分享他們的喜悅,也為那一年用心播撒廿字精神的善緣,畫上美好的句點。

  所以,我在靜坐班結業後,一方面承受考驗仍不忘奮鬥;另一方面要感謝道友、同奮的支持,而最重要的是我常向師尊、師母及宗主祈禱,讓我有智慧、有力量、有勇氣去克服磨考,這或許是「天人親和」墨寶給予我的啟發吧!第二年,我十分順利考上研究所重回台南奮鬥,這是我的願心,也是師尊師母的慈悲加被。

  考上研究所之後,並不是從此一帆風順,而是另一波考驗的開始,然而有過去的奮鬥經驗,我對「多一分磨考,多增一份道心」頗有體會。不如意時,上光殿祈禱,向師尊師母默禱傾訴,每每祈禱親和之後,心中彷彿充電一般,然後再接再厲面對問題。

編註:本篇文章,在帝教復興廿年時,傳播出版委員會舉辦之「帝教20紀錄片」活動中獲得優選,雖然時空轉移,已是四年前的作品,然而,全篇樸實無華,以平常心不斷奮鬥,感恩、惜福溢於言表,很值得我們學習體悟。今後也將配合【心靈玄虛鐘】的主題,不定期刊登其他佳作。

10/3文化中心講座: 道教的生命終極關懷-長春真人丘處機的修道人生

「新時代文化藝術養生」系列講座  

講題:道教的生命終極關懷-長春真人丘處機的修道人生

地  點:台南市立文化中心B1會議廳

時  間:99年10月3日(星期日)下午2:30~4:30

講  師:劉見成 博士

學經歷:東海大學哲學博士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人文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弘光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訪問學者

        極忠文教基金會研究員

現  職: 弘光科技大學通識學院副教授

著  作:專書-《形神與生死》、《謬誤‧意義與推理》、《道教的終極關懷》

        論文-〈養氣與坐忘:司馬承禎的修道思想〉、〈老子《道德經》中的     

              道論與修道思想〉、〈觀天之道‧執天之行:《陰符經》的修道思

              想〉、〈止於至善:人文精神與莊子的精神超越〉、〈修心見性‧

              見性成仙:長春真人丘處機的修道思想〉、〈存在的困境與生命

              的超越:道教的觀點〉、〈論仙的歧義性:以《鍾呂傳道集》中

              之仙論為例的考察〉等數十篇。

         詩集:《道心觀物吟-戊子詩稿》、《老子吟》、《照曠混冥集-讀莊詩

              稿》、《涵宇集-己丑詩稿》

講題大綱:

     §§.道教的生命終極關懷

     §§.丘處機生平事略(含王重陽)

     §§.丘處機的修道思想

      §1.為什麼要修道?

      §2.如何修道?

         ‧性命雙修惟貴見性

         ‧修心見性見性成仙

         ‧內修性命外積福行

內容摘要:

   「修道成仙」是道教的核心信仰,成仙是一個道教信徒所追求的宗教理想,

一個道教信徒追求「修道成仙」,那是一個捨凡入聖的轉化過程,也是一個

解決存在困境的生命超越之道,自我超越之後而有度世濟人之心行,這就 

是道教的生命終極關懷。

本講以長春真人之修道人生來展示道教的終極關懷。

9/24.(五)傳教傳道閉關同奮-心得分享

9/24.(五)傳教傳道閉關同奮-心得分享

傳教班:

敏茵: (1)靜心是最大收穫,將心比心,互相體諒、學習、關懷、考驗。

      (2)反省懺悔,心性修持提升,心輕氣輕。

元純: 一直考,一直在考,考到你覺醒

光憑: (1)快快樂樂的進關,平平安安的出關。

      (2)煉心:一無所有,心如止水。

      (3)發大願:真誠的願望,人間三分努力,天上給你七分助力。

光氧: (1)理路行路並重。

      (2)忍耐功夫。無形調靈調體,心性是敞開的。

      (3)痛到滿心歡喜。

 傳道班:

靜真: (1)真誠面對內心深層的聲音

      (2)反省懺悔使心平靜下來〈寬心悔過〉

      (3)放下〈自解心鎖,面對生死〉。

 鏡史: (1)起心動念時時刻刻注意,放下一切〈轉念〉。

 (2)意猶未盡。

 (3)關關難過關關過〈無所遁形,無形的安排〉

敏熱: (1)感恩

  (2)從新〈心〉學習

  (3)慚愧

 結語:  (1)天命ó發願

              (2)面對自己→都是心的問題

              (3)濟世救人,生活中修道、修道中生活。

               (4)入塵不染塵。

               (5)吃苦當作吃補。

 

回顧2004在成大宗哲社的讀書會錄影


地點在成大宗哲社社辦,所有社團都在活動,背景粉熱鬧。想聽清楚要多用心喔!
在93年4月在成大宗哲社社辦的讀書會︰書名︰『難以置信-科學家探尋神祕信息場 』作者︰李嗣涔、鄭美玲;參加人員︰光析、月璞、緒罡、成大大青社長、國隆學長、幸君、坤農、崑山靜心社長月箴、大計、大圓等人參加。氣氛融洽。

移民機率高!類似地球的星球有10多億顆

美國天文學家在太陽系之外,發現了一個可以讓人類存活的星球,地表的最高平均溫度為負12度,雖然很寒冷但是仍可以存活,它環繞一個紅矮星(red dwarf)的軌道而行,質量估計是地球的3到4倍,距離地球僅有20光年之遠。

據「每日郵報」報導,主持研究的沃格特(Steven Vogt)說,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發現,「如果這座星球很稀有,我們就不會再那麼短的時間、離地球那麼近的地方找到它,這也代表著宇宙中充滿著類似可支持生命存活的星球。」

沃格特說,「估計銀河系中大約還有10%到20%的星球,符合人類居住的條件,這是一個很龐大的數字,推測還有10多億顆,代表在未來的世代中,人類住在其他行星的機率變得更高。」

美國天文學家追蹤那顆紅矮星11年,他們用光譜儀以所謂的徑向速度法,偵測到那個行星。徑向速度法的原理是,行星環繞母星公轉的過程中,它的重力會扯動母星,造成母星光譜線週期性的來回移動,這是最常被使用來搜尋外行星的技術。

2098年小行星撞地球 我國參與發現

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台灣中央大學等團隊參與的國際「泛星計畫」,發現了第一顆對地球具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可能在二○九八年撞擊到地球,開啟了清點危險天體的重要一步。

距離地球三千兩百萬公里

位於美國夏威夷的泛星望遠鏡,找到了一顆軌道與地球接近的小行星,直徑只有約五十公尺,九月十六日時拍攝到的影像發現,距離地球約三千兩百萬公里,預計十月中將距離地球六百四十萬公里,此為泛星計畫所發現的第一顆潛在危險小行星,命名為2010 ST3。

大部分體積較大的潛在危險小行星都已經被編表,但是科學家相信仍有為數眾多小於一、兩公里的小行星還沒有被發現,它們撞擊地球會造成區域性毀滅,撞擊頻率大概幾千年一次。

預估造成三百公尺大坑洞

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葉永烜教授昨日表示,根據夏威夷大學的泛星計畫科學家傑地基博士傳回的資料顯示,2010 ST3將有機會在二○九八年撞擊到地球,所以非常需要監測。葉永烜說,小行星受到重力和太陽光照射的影響,以每秒二十公里的速度前進,通常在進入地球大氣層時會粉碎,但是爆炸震波仍然可以摧毀幾百平方公里的區域,以直徑五十公尺的小行星而言,預估將在地表造成三百公尺大坑洞。

葉永烜表示,由於小行星很小,必須要到離地球很近的時候才看得到,泛星計畫就是精確計算測量上萬顆小行星的軌道,對於未來五十年內有機會接近地球的小行星都會標記「潛在危險」,進而對小行星進行監測。葉永烜說,如果有足夠的預警時間預知某小行星將撞擊地球,便可以發射太空船使其偏轉軌道或改變速度,維護地球安全。
台灣團隊發現 2098年彗星撞地球?
更新日期:2010/09/28 00:03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電影《彗星撞地球》劇情將在生活中真實上演嗎?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教授陳文屏表示,最近發現一顆直徑約50公尺、名為2010ST3的小行星,目前正在地球附近,而且在2098年恐怕會撞擊地球。

由中央、清華、台大、成大以及中研院等團隊跨國參與的泛星計畫(Pan-STARRS),發現第一顆對地球具潛在威脅的小行星,它的軌道距離地球只有3200萬公里。預計在今年10月時,會距離地球640萬公里,約地球與月亮的17倍距離。

陳文屏引述同為泛星計畫成員的的夏威夷大學博士傑地基(Dr.Robert Jedicke)表示,2010ST3將有很微小的機會,在2098年撞擊到地球,所以非常需要監測。陳文屏也說,這項發現已為地球清除危險天體的任務展開一大步,對於台灣的天文研究競爭力也有很大的幫助。

根據泛星計畫研究團隊分析,像2010ST3這類的小行星,雖然直徑不到100公尺,就算能進入地球的大氣層,也會在空中爆炸燃燒殆盡,但是爆炸震波仍可以摧上百平方公里的區域。雖然目前體積比較大的危險小行星都已被編表,但還有多數直徑小於1、2公里的小行星沒被發現,它們撞擊地球的頻率,大概幾千前就有一次。

費時40年 抗老長壽丸2012問世

俄羅斯科學家23日表示,能使人類壽命大大延長而且活得更健康的藥丸,可能在2012年問世。

領導研究計畫的莫斯科國立大學生物能量系教授史古拉喬夫(Vladimir Skulachev)表示,他們已發現強效抗氧化混合物,可延緩老化過程。

這個計畫歷時40年,旨在研發阻止氧破壞人體的藥物,他們發現的這個混合物讓實驗室的小白鼠多活了許多年,現在準備開始人體實驗,並表示這款藥丸可能於2012年問世。

人體細胞在能量轉換時需要氧,但是如果這些氧成為活化氧,便會毀壞細胞。科學家已找到一些天然的抗氧化物,可減緩老化過程,但效果還不夠持久。

史古拉喬夫說:「99%的氧會轉換成無害的水,但有1%會變成過氧化物,隨後變成有劇毒的元素。所以我們的任務是找到抗氧化物以阻止過氧化物形成。」

科學家認為,這款藥物不僅可長壽,還可以延遲與老化相關的疾病。這項研究受到國際科學界的支持,其中一人是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布洛貝爾(Gunter Blobel)。

俄羅斯科學家23日表示,能使人類壽命大大延長而且活得更健康的藥丸,可能在2012年問世。

領導研究計畫的莫斯科國立大學生物能量系教授史古拉喬夫(Vladimir Skulachev)表示,他們已發現強效抗氧化混合物,可延緩老化過程。

這個計畫歷時40年,旨在研發阻止氧破壞人體的藥物,他們發現的這個混合物讓實驗室的小白鼠多活了許多年,現在準備開始人體實驗,並表示這款藥丸可能於2012年問世。

人體細胞在能量轉換時需要氧,但是如果這些氧成為活化氧,便會毀壞細胞。科學家已找到一些天然的抗氧化物,可減緩老化過程,但效果還不夠持久。

史古拉喬夫說:「99%的氧會轉換成無害的水,但有1%會變成過氧化物,隨後變成有劇毒的元素。所以我們的任務是找到抗氧化物以阻止過氧化物形成。」

科學家認為,這款藥物不僅可長壽,還可以延遲與老化相關的疾病。這項研究受到國際科學界的支持,其中一人是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布洛貝爾(Gunter Blobel)。

9月份院務會議紀錄

時間 : 99 年  09 月  10日  pm 8:00~10:00

出席:

光層開導師、緒漿傳道師、靜駐參教長、緒眾督教長、靜端、靜恰、乾承、緒三、光誘、緒罡、緒運、凝尚、敏射、敏史、鏡壁、敏瑛

道務中心:

安排司儀訓練活動因人數不足持續招生中,訓練日期待定。
炁功中心:
場地尚未決定,目前有找到兩個場地,分別是永康事警察局及台灣銀行附近社區公園,持續評估中。
管理中心:
教院外牆看板設置電視牆一案,須評估每年維修費等,以審慎評估是否裝設。
坤院:
院務會議決定先辦理全院親和活動,下次會議提報相關舉辦細節。
親和小組有成立的必要性,先由坤院擬定親和小組運作規畫,下次院務會提出討論。
家庭親和活動有需要重新啟動,下次院務會議討論執行細節。
教財中心:
若教院有探望住院同奮的親和,每次可以向教財請領500探望禮金。

長期討論議題:

親和小組、家庭親和活動須列入長期討論事項,以求越來越精進